公交车,城市里最大众的公共交通工具,坐车的人让座给有需要的老幼病残孕人士,有什么稀奇?不过仔细观察,北京、台北和香港三地的公交车上,让座这事儿有文化。 北京的公交车,座位少,但人特多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脚步缓缓地上车来了,可能人太多了,坐着的乘客一时没看见他,这时,另一个头发已经半白的老头拉住他,让座给他。两人正在拉扯之间,后面有个年轻人一下子站起来让座,叫他俩都坐下。这只是在一两分钟内发生的事情,没人多想,干净利落。 这么不假思索就挺身而起的让座行为,说声“谢谢”就心安理得坐下的现象,在北京公交车上到处可见,坐公交车的人不论是看到老人、小孩还是孕妇,立刻就会让座。北京的公交车售票员除了售票,往往也会照顾老人、小孩,拿着扩音机请人让座,提醒“年轻人少坐会儿,给老人让个座儿”。而有些老人也会说,“就一站,我下了您接着坐。” 台北不一样 我去台北探亲,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有一天去坐公交车,一上车,看到有几个位子空着,就坐下来了。当时快到乘车高峰时间,车里人不少,有些人站着,偏偏就没有人坐这几个座位,我觉得很奇怪,却发现别人在看我,仿佛是我哪里不对头。后来,再经历同样的事情,我问了台湾的阿姨,才知道这些座位是“关爱座”,也叫博爱座。关爱座是给有需要的人预留的,即使车里人多,这些位子也总是空着,少有人去坐。 和北京相比,这不是很笨吗?可台湾朋友举了个例子:有些人既不是老人、孕妇,也不是残疾人士,但可能他刚好肚子痛,需要一个座位,这时他就能使用关爱座了。她说:大家宁愿关爱座空着,是因为往往有需要的人会不好意思开口说要坐,把关爱座预留给有需要的人,是关照了他们的面子,而无端去坐关爱座的反而没面子,被人鄙视。 打听了一下,北京、香港、台北三地在给小孩子让座时有年龄上的差别。北京的朋友说:“只要看见初中以下的小孩都会让座,因为他们还小,需要照顾。”台湾同学讲:“在台湾,小学生上车,我才会让座。”在香港,对需要抱的小孩,才有人让座。香港人认为,既然能走能跑了,当然也可以自己站。 香港人看似冷漠,其实公交车上也有一套让座文化 香港人在让座这事情上讲自觉性。这个自觉性不单是说让座的人,还包括被让座的人。香港的老人常常都是不认老的,既然选择上公交车,就要准备站。如果有人让座,那老人还觉得自己不老没有需要坐而推辞。而如果是路也走不好,站久也会吃力的老人,通常都不会在上下班时间去和辛苦的上班族抢位子,会自觉地避开繁忙时间,或者去等座位较多的双层巴士。 和台北相比,香港人在让座这事儿上也很爱面子,不仅是需要座位的人不好意思,而且让座的人也会不好意思。“我没有怀孕。”一个挺着小肚子的妇女对让座的人说。这种好心却遇尴尬的事情,也会出现在给老人让座的时候。给看似有需要的人让座时,对方常常会婉拒,因此,香港人让座特内敛。如果对方确有需要坐下了,脸上也挂着不好意思的表情,觉得打扰了别人,而让座一方为了不看到这种歉意的表情,会走开去,免得自己在旁边站着让坐下的人更不好意思。 北京、台北、香港,三地的让座文化各有不同,但都出于中华民族的“仁礼”,实际上是大同小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在我让座给别人,希望我的父母出外,也有人让座给他们。”北京女孩儿刘莎说。(梁嘉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