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圆通与自信 上次到扬州,承蒙主人雅意,安排我们入住文昌东街后身的长乐客栈。这是一处由清末民初达官旧宅翻建而成的园林式建筑,曲径朱栏,花木扶疏,看上去十分清静。园内八十多套客房各为一院,全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风格,下榻其间,顿觉有一种融入民间的轻松与踏实;虽为“异客”,却无“异乡”的寂寥。 那天天气奇热。虽是旧历烟花三月,气温竟高达三十五度。半天奔波,渐感体力不支,晚上冲洗过后,倒头便睡。然室内轩窗竹帘,光色微茫;案几灯饰,饶有古意,撩人眼目。辗转环顾间,窗外猛地一声沉雷,俄而风雨大作。如注的雨点重重砸在天井砖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一时唤起儿时的记忆,不禁陷入遐思。家乡干旱少雨,童年时每逢雨天,玩伴们便要相互邀喊,到大街小巷趟水嬉闹,狂奔疯逐,或到河畔看山洪暴涨,河柴涌动,直至把浑身衣服连同焦躁的心田全都淋透,才兴犹未尽地溜回家去,准备着挨一通数落。自从到了城里,住进高层楼房,窗外“雨脚如麻”的经验也有过,但那常如看一场无声电影,“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之声确是久违了。如此想着,一种淡淡的乡愁油然袭来,恍兮惚兮,渐入酣甜之境。 一宿沉睡,不知东方之既白。早晨起来,天气果然凉爽多了。循着靠墙的回廊绕到北边大厅背后,面前竟是一道轩敞的大门。原来,这才是客栈的正门。而门外,便是明清时期的扬州老街。老街与现在的主干道文昌街平行,东西走向,很窄,很长,两头望不到底,当年曾是商贾云集、车马塞途的繁华之区,经过恢复整修,而今重现一间间整洁的店铺,出售字画、文玩、绢扇、脂粉及各种时令食品,地方特产。据客栈的招贴介绍,此处现仍是老城中心地带,离古运河、四望亭、琼花观、准提寺、朱自清故居、扬州八怪纪念馆等景点都很近,行走非常方便。东道主的真诚周到,想来令人感动。 早饭后趁天气凉快,主人安排去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园林的个园参观。此园就在客栈斜对过,步行不到三分钟,为清代两淮盐总黄至筠建造,占地2.3公顷,耗银六百万两,相当于当时江苏全年的财政收入,其规模与营造水准可想而知。因主人名“至筠”,含带“竹”字,故借古籍“竹曰个,木曰枚”的诠说及“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意,取名“个园”;而园主亦遂以园名为号,兼寓“根固、心虚、节贞、叶茂”之意。 这个园子的最大特点,除遍布各处的两万多杆竹林竹丛外,是所有景致均以叠石为主,按照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采用太湖石、黄山石等名贵奇石及各种花草树木,分别布置出春、夏、秋、冬各擅胜场的山野景色,使人们在悠然自得的漫步徜徉中,步移景换,领略到大自然的四时风光。其中又以秋山最为高峻雄奇,分西、中、南三峰,又逶迤连绵,浑然一体。外观以黄山石为主,山腰恰到好处地点缀几树红枫,远远望去,苍茫土黄中凸现几抹艳红,格外多了一番意趣。也是动人秋色不在多吧,让人不得不对营造者构思之精巧与技艺之高超倍加赞赏。前人有云:“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立,不分轩轾。”而扬州名园,又“以叠石胜”。信哉,斯言! 秋山最高处有拂云亭,据说早年登临四望,可以看到瘦西湖、平山堂、观音山等风景名胜,显宦名流,时有雅聚。从山顶拾级而下,可进入山腹,导游说,那又是一个神秘的所在,里面石洞、石屋、石桥、石梁应有尽有,奇峰异壑,美不胜收,不禁引起我好奇。趁众人谈兴正浓,便独自离队,决意一探究竟。不想此一去误入迷途,让我着实体味了一番“险处不胜看”的况味。石洞、石屋倒都有,但由此到彼,常常此路不通,进退维谷。所有步道,忽而左右回环,忽而上下交错,看似出处,近前却迎面碰壁;巉岩暗隙,拐过又别有天地。如此来回奔突颠簸,半小时下来,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好容易走出迷宫,导游正等在住秋阁门口。见我一脸疲倦,亲切而不无歉意地说道:“其实完全不需这样辛苦。忘记教您一个口诀,叫‘明处不通暗处通,大处不通小处通,直处不通曲处通’。掌握这个窍道,就不会枉耗精力,走那么多冤枉路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