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内务部街的文化乡愁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北京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沿南小街向北,过了史家胡同,便是内务部街。内务部街元明时称勾栏胡同,属黄华坊。据《燕京访古录》载:“东四牌楼南勾栏胡同,为元时御勾栏处。”勾栏,一作勾阑,宋元时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元以后指妓院。“御勾栏处”——“国家级”声色之地。到清代,严禁内城设妓院、戏楼,勾栏胡同犹在,声色青楼杳无踪迹。
    乾隆年间,一等诚嘉毅勇公第在勾栏胡同,后道光帝的女婿景寿承袭此爵位,成了这里的主人。民国时,因内务部衙门设此胡同,遂更名内务部街。斯时,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馆、京城名校二中皆在这条街,姜文、姜武兄弟也在此街长大成名。
    “五四”时涌现出的著名学者翻译家梁实秋,家住这条胡同20号。梁实秋祖父是满族,官居四品,兼在南方行商,家境殷富。梁实秋少时,长兄殁于肺病,大嫂殉节,慈禧赐“贞烈可封”牌坊,竖于双榆树。
    1915年,梁实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寒窗苦读8年。在校曾组织“小说研究会”,闻一多等为会员,并与闻一多合著《冬夜草儿评论》,1923年又与闻一多赴美留学。行前,在香山慈幼院工作的女友与他商定,三年迎娶,过时不候。梁实秋果然准时归国,与女友完婚。梁实秋著《槐园梦忆》,生动记述了与妻子琐碎而甜蜜的生活。
    梁实秋一生,既未立于朝,也未鸣于市。粉笔生涯之余,耽于书卷,隐于文芸,编译著书。是位始终脚踏中西文化,身肩新旧学的学者。曾任教于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担任过《新月》主编。1930年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译委会主任胡适邀请,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工作。在槐园有爱妻的帮助,忘情翻译,痔血常浸透坐垫而浑然不觉。整整历时38年,所译《莎士比亚全集》终于1968年在台湾远东图书出版社横空问世。梁实秋另一浩大文化工程,是动员二百余专家学者,经三年,编就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远东英汉大辞典》。
    抗战爆发,梁实秋与老舍等好友迁到重庆,积极宣传抗战。一次在重庆各界举行的募捐劳军晚会上,他与老舍粉墨登场,联袂说相声《新洪洋洞》等。表演时,老舍过于兴奋,持折扇敲梁头时过猛,梁一闪,眼镜飞出,不料又被梁接个正着。观众以为是故意安排的噱头,喝彩四起。后梁实秋定居台湾,曾被推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梁实秋坚辞不允,而力荐老舍。因老舍已于“文革”时沉太平湖(当时的太平湖位于北太平庄往南,而现在重建的“新太平湖”并非在原址上复建),中国与诺奖失之交臂。
    在台湾,梁实秋念念不忘遥遥乡关,心如浮云沧海,写了不少思念故乡的文章。至暮年,思乡更甚,曾赋诗“疲子恋旧秣,羁禽思故栖”,那分文化乡愁,让人愀然动容。他说:“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得自已。”当那梦里的槐园和豆汁儿已成追忆,老人的心境泫然可知。就是在思念故乡的苦痛中,梁实秋于1987年凄然长逝。生前他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我以是中国人自豪”那句话,洋溢出爱国的拳拳之忱,跳跃着一个鲜活的文化灵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