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铺是什么?现如今,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大多还会知道。可往后了说,年轻一些的人恐怕知道的就很少了。 先说什么叫杂货。举例子说,开春,结婚娶媳妇要买洗脸盆梳妆镜子;入夏,买上几尺糊窗户的冷布防蚊蝇;上秋,屋里安煤炉子时烟囱缺个铁拐脖儿;过冬,添上几个新年春节使用的盘子饭碗。这么说吧,每日里人们吃喝拉撒睡,要用得上使得着的物件,老北京人统称“杂货”。 这杂货铺,则是买卖这些物品(件)的商店。旧时包括解放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老北京人都习惯这么说它,这么叫它。 要说这北京城里,原先散落着许许多多的杂货铺。大多经营在胡同街巷口,门脸儿小不起眼儿。可是谁人居家过日子,都少不了刷子笤帚簸箕卫生纸猴皮筋。杂货铺,为胡同四合院里过日子的人们提供着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经营的货物是微利的,挣的是仨瓜俩枣的钱,但是真正做到货真价实,那是做买卖的本分;童叟无欺,是售货员讲究的良心。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喝水的瓷杯子盖儿摔碎了,杂货铺能够配一个;煤炉子的炉圈子裂了纹儿,杂货铺买上一个继续用。小到五分钱一米的铁丝,大到切肉剁白菜馅擀面条的案(菜)板子,一句话,百姓们居家过日子需要的,您走进杂货铺里,基本上可以满意而归。 我记得,还有称这类商店为“山货”铺的。细细琢磨这样叫也对,也是有道理的。您看:高粱秸编的“盖帘儿”,黍子苗绑扎的扫帚,石头旋出来的捣蒜罐子,山上开采的条形磨刀石,都是土生土长的土货山货。虽然叫法不同,其实买卖的东西基本是一样的。 走进杂货铺,从瓷盘碗泥瓦盆,铁炒锅铝饭勺,笼屉痰盂;学校用的搪瓷开水桶,过冬用的棉门帘子,推婴儿的竹制车,杂货杂物大大小小,可说是一应俱全。所以,应该由衷地敬佩我们的先人们,在这类店铺创建之初称它做“杂货铺”,的的确确是名副其实的。 在我家北椿树胡同东口,前青厂街的路北就开着一家门面不大的杂货铺,这是两开门跨进深的临街铺面房。 记得店铺上方门楼是两端砖柱清水矮墙,门脸的横匾可分辨出白底黑字“前青厂杂货铺”几个字,还曾经悬挂过一个旧布幌子。每日里,开板儿(老北京话:营业)拆卸下来的铺面板,左1右2的竖立在屋檐下。来到这家店铺的门前,店铺外面一侧堆积着扫帚簸箕、钱板(搓衣板)大木盆,另一侧摆放着水桶扁担大水缸、白洋铁壶、磨豆腐的小石磨…… 进到杂货铺,各种杂货将狭窄的店堂堆积得十分拥挤。如果注意里面的木栏柜(时下称柜台)、木货架子,会发现与一般的商店不同,是使用厚实的板材制作的。您想,整日里挑锅买盆,买菜刀买钉子的人来人往。如果使用的是玻璃柜台,稍有不慎就要损坏,那买卖不就赔了。 杂货铺里的杂货,可说是山南海北、本地外埠的都有,如沧州的铁锅、上海的暖瓶、天津的理发推子、唐山府的细瓷茶壶茶碗茶盘子、京城的王麻子切菜刀小剪子耳挖勺。要说这杂货铺里面买卖的杂货有多“杂”有多少种,想要统计清楚的话,的确需要劳神费力了。 有一年家中买了一个新煤炉子。生产厂的新铸铁炉子是空膛的,要自己动手“搪炉子”。大人急急到外面去买“搪炉饼”。说到这种东西,是一种由黏土泥、细焦渣掺和铁砂粉等加工制造的。可是等到使用时转了老半天,才知道已经是买缺了货。西屋大妈推门探出脑袋提醒了一句:“大兄弟,怎么不去前青厂杂货铺瞜瞜(loulou,老北京话:看)啊”。 到那一问,胳膊上戴着蓝套袖的售货员,领我们来到杂货铺的后院。房檐下,一个荆条筐里窝藏着一堆青灰色、个头有罐头瓶子般大、外形似窝窝头状的“搪炉饼”。这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刚要急急返身回家,那位售货员又叫住了我们,问道:“您会搪炉子吗?”一句话问得父亲不知如何回答。 “师傅,我这是提醒您。记住,搪炉后一定要先用劈柴烘干炉膛。也别净着急往里加煤球。叫这搪炉饼烧挂了炉壁,待湿气排尽了。那样煤炉子火才旺有劲儿,好使。”售货员认真地一句一句嘱咐。我打心里佩服这位大哥哥模样的售货员,懂得这么多,而且想得太周到了。(许志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