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东莞七夕文化节 家家拜七姐男性也乞巧(组图)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广州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望牛墩七夕贡案
     
    望牛墩七夕贡案 图/卢政
    望牛墩镇的“七月七民俗风情节”自2004年至今已举办四届,今年该镇被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镇委镇政府对这一东莞市的重头节庆进行了重新包装,改名“七夕风情文化节”。记者昨日获悉,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将于8月15日开幕。
    参与无界限
    望牛墩镇的“七夕贡案”在广东早已闻名遐迩,现在,离七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该镇的“巧女”们早已忙碌起来了。
    因为有十分扎实的群众基础,“七夕”已经成为望牛墩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如今每年离农历七月七日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妇女们便已经开始制作“七夕贡案”。在著名的贡案制作传承人中,还有男性的身影。
    在过去,按照规模大小,望牛墩“七夕贡案”分为三种。一是家庭贡案,每户人家自己动手制作,用谷粒、米粒、彩纸筒和彩布做成各种精巧的小摆设、小型手工艺品,展示牛郎织女的故事场景。二是按照“七仙女”的传说,七家姐妹联合起来,共同制作贡案。第三种规模最大,全村采取“轮猪”形式筹集资金。每年乞巧节过完,家家户户便合资买猪苗,由村里的姑娘们轮流喂养,用于次年七夕杀猪卖钱作为制作贡品的资金。
    现在的贡案制作,基本上是以村委单位,各户捐资,全村姑娘们一起动手。
    “废物”做制作材料
    这是一场环保、精巧的“手工作业”,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平时视为“废物”的东西,比如用干蒜衣制作荷花,用鸡蛋壳制作灯笼,用胶片、泡沫制成香蕉、火龙果。当贡案制作完成之后,灯光亮起来,其精美考究令人惊叹。正呼应了宋代杨朴的诗意: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望牛墩著名的乞巧艺人,有74岁的黄衬妍、63岁的陈杰芳,她们的作品都获得过省里的大奖。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68岁的黄文正,他是一名心灵手巧的男性。
    现在,广东省博物馆、东莞市展览馆都有永久收藏的望牛墩“七夕贡案”,其艺术水准受到了肯定。
    镇委书记:
    文化是软实力的GDP
    望牛墩镇党委书记胡浩举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望牛墩已从一个典型的水乡农业经济镇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新兴工业城镇,工业经济勃兴,更加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今年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将在8月15日开幕,望牛墩镇即将出版两本专门介绍该镇七夕文化民俗的书籍。
    “我始终认为,文化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GDP。”胡浩举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可以这样说,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繁荣,而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真正的现代文明。”他表示,文化将成为今后望牛墩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