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元宵赏灯猜谜:剪写诗词藏头隐语戏行人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星岛环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是一个灯的海洋。“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自汉朝后,历朝历代元宵节都有燃灯的习俗。到了宋朝时,人们除了赏灯,还为元宵新增加了一项活动,那就是“猜灯谜”。 
    灯谜,又名文虎、灯虎。猜灯谜,亦称打灯谜、打虎、弹壁灯、商灯等。谜语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语和瘐词,可追溯到夏代。夏代时有一种歌谣,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春秋战国时,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也就是“隐语”当时列国分争,不少人在进谏时用“隐语”道已见,绕个弯子让君王从中得启发。《国语·晋语》有言:“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刘勰认为谜语产生于魏代,他在《文心雕龙·隐篇》言:“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说的是魏朝时的文人已创作了许多独立完整的字谜。谜从隐语不断演化为“灯谜”,是在宋元时代。宋代周密曾记载:“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灯谜”之称由此而始,猜“灯谜”的游戏也始走向民间。在南宋的首都临安,每逢元宵佳节时,都有人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谜语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是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能启发人们的思维,还能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至今灯谜也是扎根于群众的艳丽花朵,久盛不衰。从清代到1949年前,曾出现过不少灯谜名家,如毛际克、俞曲园、孙玉声、张起南等,都是当时的谜坛风云人物,且有研究灯谜的专著问世,这些谜坛风云搜肠刮肚竞奇思,争妙想,搏雅斗致,不亦乐乎。
    灯谜寓意奥妙,耐人寻味,制作灯谜者常除了具备巧心慧思外,还通晓天文地理,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都说女人的心思难猜,其实有些灯谜比女人的心思还难猜,让猜谜者很难猜中谜底,因而即使是谜坛的风云人物也需要搜肠刮肚争妙想。另外,猜灯谜之所有又叫“文虎”,也就是因为谜底难猜中,如同老虎不易被射中一样。
    但既然有了谜,总会找得到谜底,只要你认识一些猜谜的法门和谜格,总会掌握其猜诀。就拿灯谜的谜体来说吧,其形式多样,法门也不少,其中有个法门叫“特征法”,即找出谜面暗示的特征,然后来猜射。譬如“药丸”猜古诗一句,其谜底为“粒粒皆辛苦”。以“丸”的特征扣“粒粒”,以“药”的特征扣“辛、苦”味。
    谜体还有一个法门叫“组合法”,即将谜面的字或有关笔划直接组合起来。如“八九不离十”猜一字,谜底为“杂”字,意为将“八、九、十”三字不分离,凑合起来便成“杂”字。 
    猜灯谜的法门千变万化,并无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寻,需要人们在猜谜的过程中巧妙地加以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大脑中储存的智慧发挥作用。
    民间至今流传王安石猜灯谜猜得夫人的传说,说的是王安石二十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那天在途中路遇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冥思苦想,却也未能对出,默记心中。在京城参加考试时,考题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眼前豁然开朗,轻松将招亲联对出,被取为进士。
    返回途中,得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于是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乘龙快婿,不费吹灰之力便实现了人生的两大喜事——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
    自然,这等乐事只是流传而已,不足为信,但由此可见灯谜的流传之广之盛之为人们喜爱。明日即是元宵,别忘了好好猜猜灯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