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初年,武清县治自今泗村店镇旧县村西迁至元朝遗留的“卫帅府镇抚衙”,位今城关镇政府之东。明正德初年知县陈希文在新建的县衙外围修筑庞大的土垣,以抵御流寇和土匪;嘉靖二十二年,知县沈文冕与专事城防的兵备副使杨大章特邀多方高士谋划筑城事宜,经报朝廷奏准后,筑以土城。这便是隆庆三年(1569)后巡抚都御史刘应节和知县段云鸿等人相继“甃砖”并多次大规模动工修缮的武清城。 中轴分明追崇子午 阅读明、清两代武清《县治图》,可清晰看到武清县衙的照壁、正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包括后建于北城之上的镇雍楼与北极台都非常严整地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就是现在城关镇内的北大街。阅读1938年的武清《县城图》,又清晰看到这条北大街与小南街(现西南街)相连并笔直地伸向南城,且经勘测证实这条北大街恰是县城的东西中轴线。显然,县衙的“中轴线”同时也是县城的“中轴线”。 据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二年筑的土城将正德初年所筑的土垣东、北两面截去349丈(城周始为1570丈),隆庆三年将土城“甃以砖”,再次修整城周并缩减百丈(武清城周长终为1470丈)。两次“缩减”,皆是为达到现在北大街这条中轴线南北之“正”和东西之“中”。中轴线亦称正中线。古以正北为“子”,以正南为“午”,正中线即为子午线。这就是说,武清县衙坐落武清城的正子午线上,此与民间关于武清“子午衙门”“子午城”的流传恰恰吻合。 古为六朝皇都的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城的正子午线上,蕴意皇帝贵为天之骄子,理当居中;武清县衙坐落于武清城的正子午线之上,则暗寓武清命官受“天子之命”,领一方水土,牧一方子民,官府居中,统帅全县。同时也向世人昭示武清命官近民亲民,正大光明和断事公道之意。 筑城辟市严依古制 古代筑城以“颁图营造”,此乃一种规制。颁就是朝廷奏准并颁布,营造就是根据规制进行建造。周代《考工记》明确“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筑城定制。“国”即为城。意为工匠筑城其城周要达到九市里(古以九为数之极,城乃国乎,不可少于九数),并且“旁开”三面城门就可以了(三生万物,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城之,家也,门多则气散)。武清城周1470丈,计9.8里,并只开启东、西、南三面城门(北不启门)。“左祖右社”和“左文右武”皆为古代儒礼的“尊天”思想。面朝后市,即指重要场所(官府衙门)必须朝向南天,而街市辟于重要场所之后。武清县衙(三堂)后垣至北城不仅相隔一条池塘,并辟有一条东西街巷(古称“衙后巷”清至民国年间尚有百姓居住)。此后巷被认为是建造县衙和“营造”城池时,依据“颁图”设置在此的“后市”(古代民间货币交换多在庙市进行,而对自然形成的街市,一般为限制“民聚”由官府特设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