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北京已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雕琢与塑造。无论是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北京的四方民族,还是在古城舞台上璀璨一时的匆匆过客,总是要顽强地将本民族建筑文化的要素在这里留下一笔痕迹。所有这一切,共同汇入了北京的居住文化。 北京城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商周时代。位于南城古老街巷深处的法源寺,是唐太宗为了悼念随他东征的大批阵亡将士而肇建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今日北京街巷的基本格局,大部分是在13世纪的元朝奠定的基础。元大都城的规划蓝本,来源于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天子之都的理想设计。巨大的皇城盘踞着城市南部的正中位置。9条纵街和9条横街共同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棋盘。在每个棋盘格子里,由方正、封闭的四合院组合成平行排列的胡同。 明清北京继承并发展了元大都的格局。外城包着内城,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紫禁城,皇帝就坐在紫禁城的中央。西苑三海是皇帝的私家花园。皇城壁垒森严,阻断了四方的交通。城市北侧,以钟鼓楼作为中轴线的标识;城市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大市街纵贯城区。街的中心各有一组跨街的四牌楼,作为商业区的标志。 自元代以来,内城两侧皇城以外的地方,历来是权贵和富人的宅第;内城北侧,多为社会底层的轿夫、厨役、隶卒的栖身之所;而南城南部,则是城市贫民居住与谋生的区域。所以北京城素来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之说。 封建都城的建筑,在一切细节上都不忘记标识出房屋主人的等级和社会地位。四合式住宅本来并非北京的专利,但北京四合院却以其特有的“京朝味”独树一帜。所谓“京朝味”,指的就是它在格局与功能分配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传统礼教。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小姐、女儿住后院,非常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生活。 历代封建都城的设计,从不考虑供平民百姓使用的公共空间。百姓消闲出游,只能选择郊野、庙会,其次就是茶馆与戏楼了。 在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潮流中,西式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京街头,最早出现的是教堂,以及与教会有关的学校和医院。虽说早期的外国设计师提供的是西方建筑样式,但施工者却是北京的匠师和工人,所以在细节上普遍存在着中西合璧现象。如清末陆军部和海军部大楼(今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建筑整体风格是模仿英国古典式,但在外墙砖雕中又加入了大量中国传统纹饰。 (本文图文均由首都图书馆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