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几点思考 从近20年岁时节日民俗的理论研究到专题研究的众多论著看,有三点值得充分肯定:首先,岁时节日民俗的研究领域是显著扩大了,人们在古今岁时节日的流变,民族节日的调查、中外节日民俗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次,岁时节日民俗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人们通过研究视角的转换,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对传统岁时节日民俗进行重新认识,推出了一批具有独到见解,甚至是开创性意义研究成果,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的情况,为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有较成熟的多学科参与的研究队伍,有较固定的发表刊物,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应的理论准备。以上三点保证了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我们可以说这20年是岁时节日民俗研究最辉煌的20年。 当然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从总体水平看,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跟国际学术研究的高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成绩与进步是跟我们自己的学术历史与整体学术环境比较来说的,要追踪国际学术前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实际状况来说,我们应该在研究方法与研究重心实现下述转变: 第一、重视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注意岁时节日传承变异的语境,摒弃资料组合式的泛泛而论;重视古代文献的考订,搜集整理系统的岁时民俗历史资料,写作、再现岁时民俗文化的历史。 第二、重视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的关联研究,注意地方岁时节日文化复苏的新情况,从岁时节日内部找到我们民族的生活节奏,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学术依据。 第三,注意有关岁时节日研究理论的整理、提炼、引进与传播,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即时的研究指导,提高研究群体的整体水平。第四,岁时节日的研究应在两个方向上作出新的努力,一是跨地域、跨民族的宏观比较研究,寻找岁时节日民俗的类型模式;二是对单一节日作结构形态研究,分析节日的具体要素,区分节俗构成的层次及有机结合的机理,实现对岁时节俗内在特性的把握,从而对岁时节日民俗做到真正的文化理解。 (原刊于 《民俗春秋——中国民俗学会20周年纪念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334-361页;《20年来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文史知识》2005.2,刊登缩写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