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8月8日《申报》广告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许多人都知道,这个“父亲节”和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的“母亲节”一样,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却鲜有人知晓,中国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父亲节。 1945年8月,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无数将士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血洒疆场。为了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为了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上海一些爱国人士及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建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 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八八父亲节缘起》,消息称,美国的茄维丝女士在悼念战争死难者时发起了创立母亲节的倡议,以纪念和赞扬那些战争英雄们的母亲;而今,无数爱国将士战死沙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亲,为了记住这些英勇的父亲,故在此发起“八八父亲节”活动。消息的末尾记录了十位主要发起人,京剧大师梅兰芳也位列其中。 8月7日,《申报》在一版的一角再次刊发了消息《明日“父亲节”,尽孝道莫忘助学》,文中再次强调发起父亲节活动的初衷,倡议为人子女者在8月8日这一天,胸前佩花,纪念父亲节。 8月8日,许多受到感召的子女都参与了“八八父亲节”的活动。父亲健在者,佩戴红花,以示庆贺;父亲已故者,佩戴白花,以示哀思。纪念亡者的同时,也不忘为生者谋福利,发起活动的各界名流将自己所佩花朵献出义卖,卖花所得均用于捐资助学。 在发起“八八父亲节”的一周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庆。上海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便联名呈请国民政府准予规定每年8月8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8月8日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了。 据称,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因为“八八”与“爸爸”谐音,便于记忆,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父”字。此后直至1948年,“八八父亲节”都是中国法定节日之一。 半世纪前如何过“父亲节” 父亲节即将到来,许多人开始为庆祝节日悄悄做着准备。网上开始出现关于父亲节的帖子,不少网友发表网文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感激;身边有朋友开始选择父亲节的礼物了,更多的人准备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对父亲说声“节日快乐”;再多留意一下,还能看到一些商家针对父亲节的促销信息。 现代人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庆祝父亲节,但是,在我国自己的“父亲节”设立之初,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又是如何庆祝父亲节的呢? 1946年,“八八父亲节”被国民政府定为法定节日。当年8月8日,天津《益世报》在第六版的副刊刊登了读者甲乙木的文章《父亲节的话》,最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则在第六版刊发了《关于“父亲节”的闲话》一文,庆祝父亲节,仅此而已。 而同一天的《申报》却显示,上海的庆祝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申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名为《今日庆祝“父亲节”,义卖纪念花充作助学金》的新闻报道。据报道,8月7日晚,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内热闹非凡,两百多人盛装出席,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父亲节庆祝会。会上,一位父亲面容慈祥地站起身,接过儿子呈献的一束鲜花,现场弥漫着感人的浓浓亲情。在发起人的带动下,与会人士齐声高唱《父亲颂》:“劳苦劳苦父亲苦,我爱我父肺与腑。羊跪乳,乌反哺,爱我母,爱我父……”同时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所收款项共计857万元。在同版报纸的左下角,还列有详细的捐款名单。 还是在同一张报纸上,当天还刊登了一则以《庆祝父亲节伟大贡献》为大标题的1/3版广告。这是一家墨膏厂的广告,副标题为《敬请全国父亲一致鼓励子女晨起习字》,发动“父亲节书法竞赛活动”。可见,利用节日促销商品的历史由来已久。 1947年,即“八八父亲节”被定为法定假日的第二年,上海的庆祝活动更为丰富。据《益世报》报道,“八月八日父亲节,沪市将有一番盛况”,并介绍父亲节在上海“扩大推行”。《申报》依然关注父亲节,并开辟了父亲节纪念专刊。纪念专刊有一则声明,原文为:“今日父亲节,本刊特选编有关文艺作品数篇,籍慰天下父母心。《一寸山河一寸血》暂停一期,特此声明。” 《一寸山河一寸血》为该报当时的连载文章。 这一年的父亲节前夕,上海《儿童故事月刊》发起了征文活动,在《申报》刊登的一个报花上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父亲节征文今日在<儿童故事月刊>揭晓》,旁边标注了《儿童故事月刊》的价格和订购方式。这一活动依旧与商业活动有关,可见,当时便有不少商家看中节日的商业效应,越来越多地盯上了这个新兴节日——父亲节。 “父亲节”受冷遇 中国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然而却不善于表达感情,尤其对父亲,正如父亲不善于对子女表达爱一样。因而,有伦理学家认为,60多年前,当中国发起设立属于自己的“父亲节”之时,这种不善表达的传统也影响了父亲节的推广和普及。 天津伦理学会副会长、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教授赵士辉向记者介绍,在封建时期,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更多地承担经济责任。那时候人口多,为养家糊口,父亲必须劳苦奔波,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就更多地落在了母亲身上。因此,孩子多与母亲感情更深,而和父亲接触较少,自然比较疏远。这是造成父亲与子女之间不善表达感情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八八父亲节”受到冷遇的一个因素。 不过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母亲与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均等,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子女的某些生活习惯、思想作风,都与父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此赵教授认为,不管是8月8日,还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子女的感恩意识,值得宣传推广。 当年“父亲节” 南热北冷为哪般 从1946-1947年天津和上海媒体报道来看,“八八父亲节”的庆祝活动呈现出“南热北冷”的态势,当上海各界积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之时,天津本地却未有见诸报端的庆祝活动。这是为什么呢?既然从1946年起,国民政府就已宣布承认父亲节,将父亲节定为具有法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为何在南北两地对待节日的态度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从事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江沛教授。 江教授介绍,1945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反对外来侵略中获得彻底胜利的战争,这胜利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是,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父亲失去了儿子,无数儿子失去了父亲。因此,在抗战胜利之时,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寄托哀思、期盼幸福生活。“战争总算结束了,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建家园。这一节日的设立就反映了民众的这一需求。”于是,“八八父亲节”便应运而生。 然而,在推行“父亲节”的过程中,南北不同城市却不得不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的影响。 “1946年,华北地区已成为中国内战的主战场,处于战火中的天津老百姓,哪有心思过父亲节?”江教授说。 连年战火容易让人产生末世情怀。1943年前后,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重庆曾有民谣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来形容当时的状况,人们觉得抗战胜利遥遥无期,由此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思想。江教授说,内战时期的人们也普遍具有这种情怀,上海也不例外。据此推测,在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上海,民众也许把这一节日看成了生活的一种装饰,“起码看起来像是在过正常的生活”。 同时,上海对“八八父亲节”的相对重视,江教授认为,与城市更为西化有关。在相对开放程度较小的北方,人民更注重那些与时令有关的传统节日,“对于突然设立的‘父亲节’,接受起来显然更困难一些”。 (巩胜男 李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