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余幅老照片重现晚清民国的市井生活 从长袍马褂,裹着小脚的妇人,到卷着大波浪,披着婚纱的新娘。昨天(24日),在南园路的社区文化驿站里,130余幅近乎发黄的老照片带着观展者去触摸那些远去的年代。这些由民间文化人鲍传江10余年从民间搜得的“珍品”将在此免费展出一个月。 这130余幅大小不一的黑白老照片。有些已经发黄,甚至有着撕裂的痕迹。照片用一种开放的原生态的生活样态,记录了从晚清到上世纪70年代的市井生活,民风民俗。 130余幅旧照片中有独立的展柜展示“新婚旧影”。各个时期的婚纱照,记录了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从晚清脱了长裙着裤的头发后梳成髻的女子,小脚的太太、民国初年长袍马褂渐短,进入被誉为“黄金时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西装、婚纱、波浪卷,以及提婚纱着洋裙的小花童。之后的婚纱照又开始出现西装男配旗袍媳,头顶西式婚纱穿着中式旗袍的中西合璧的装扮。 除了“新婚旧影”,老照片中还有50年代“超英赶美”、“红旗招展”的记忆。 照片的主人鲍传江也是《清风阅览故纸堆》的作者,他说这130幅老照片均是其十几年间陆续收藏所得。在他看来,这些老照片中还可以看出照相机功能的转变。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甚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机的功能是写实性。1949年开始,相机多数成为宣传工具。此后相机一度远离生活,参与到对新建设的“热情虚构中”。改革初,相机写实的功能渐渐开始恢复之时,却又随着科技的发展,表现出趋同、花哨,甚至嫁接过的真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