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其时,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朱子云,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其时已是一千多年后的南宋。无礼不成中国,无祭便无华夏。千年风云,捍卫中国的不仅是勇士的刀剑,慎终追远的信仰坚守更奠定了华夏历尽风雨日益深厚的文明。三大古国皆没,大唐依旧繁华,谁知道华夏生生不息的秘密?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神秘的仪式——以礼为纸、以敬为笔,华夏的人民几千年书写着同一个问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题记 目录: 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 二 夫祭者,自中出,生于心也——远离爱敬之诚的当代祭祀 三 敬天、礼地、爱人——祭礼的分类:天神祭、地祗祭、人鬼祭 四 祭思敬、丧思哀——华夏传统祭义 五 祭法、祭器、祭服、祭献、祭辞、礼乐、礼容、等差——祭礼的要素 六 追怀亲人的音容——家祭礼 七 祭祀万世之师表——释奠礼 八 公祭、民祭、家祭——祭礼复兴展望 九 家祭之礼操作方案 十 民间祭礼操作方案 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 “祭”,《说文》解为“祭,祀也。以手持肉”。段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从示,?手持肉。此合三字会意也。”其甲骨文与金文皆忠实地记录了远古这一动作景象。 “祀”,《说文》曰:“祀,祭无已也”。段注:“析言则祭无巳曰祀。从巳而释为无巳,此如治曰乱,徂曰存,终则有始之义也。”《释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气升,故气巳也。”《孝经?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将见先人也。” 祭与祀中都出现了“示”字,何为“示”?《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有解,“二,古上字。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庙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 上天垂下日月星的光芒,以示人间。 可见,以手持肉奉于天地先人,便可沟通天人之界、得到神示与护佑。这就是华夏文化中“祭祀”二字最初的涵义。祭为动作之形,祀为动作之神,日月星光的神示是仪式在人们心中映出的景象。 这一祭就是几千年。直到今天,冬至晨曦的微光中,北京天坛的圜丘顶上,还可以清晰地听到日光运行的天声,听到天与人穿透千年的对话。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华夏历史,是一部祭祀的历史。以礼治国的中国,历代奉若圭皋的至高政治礼典《周礼》开篇即云,“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如何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周礼》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吉,善也。吉礼即祭祀之礼。自此,祭礼在华夏五礼中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礼典、正史礼乐志无不依正朔周制将祭祀之吉礼列为首位。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将祭祀与战争并列,提到了关系邦国存亡的地位。《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齐即祭祀斋戒,孔子对于祭是非常慎重的。《礼记》中明确以祭为题的就有三篇,曰“祭法、祭义、祭统”,并《郊特牲》等各篇,从各个角度阐述祭祀之礼的问题。 祭必华夏,华夏必祭。这是贯穿中国文明历史的最重大的仪式。 二 夫祭者,自中出,生于心也——远离爱敬之诚的当代祭祀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礼记·祭统》 以WindowsXP系统自带的全拼输入法5.0输入“jisi”,只能得到“缉私”而得不到“祭祀”。而这一输入法的版本时间是1999年。也就是说,仅仅在7年前,“祭祀”还不是一个热词,实际,“祭祀”多年来一直被等同于“封建迷信”,顶礼膜拜、封建礼教,近百年来,祭祀就是被抛弃、被批判的对象。官方不会去祭“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民间祭拜祖宗也始终受到“移风易俗”的压力。 世事就是这样诡异,似乎在一夜之间,祭祀一词的热度急剧飙升,“公祭”成了热门的玩意。往昔的敝履成了灿灿的金靴,被各路官员们穿着轻快地踩在各场公祭的红毯上。身着西装挂着绶带的祭官屁股对着先祖,礼炮响过之后,便开始诵读千篇一律的祭文。礼仪之邦早已不在了,但是文化崛起的口号下,盛世繁华的物质支撑下,躯壳似乎更加鲜亮。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公祭比人文先祖还多。的确,有祖宗要祭,没有祖宗找个祖宗也要祭,祭祀成了秀场,祖先成了道具,年复一年地被子孙们扯着胡子玩着时髦的文化游戏。 此为公祭,私祭也不乐观。不言其它,只看被称为华夏第一大祭日的寒食清明节民间的祭祀乱象便知一二。华夏祭祀历来官民并举、绵延不辍,民间本来深通祭礼之义。很遗憾,几世纪的文明沦落,百余年的自我摧残,已经使民间与礼乐生出厚厚的隔膜。不知祭,不知如何祭,不知祭谁,不知为何而祭,祭义于民间的断裂,是华夏礼乐文明最彻底的流失和沦陷。 先夏先贤们反复向后人提示着祭祀的意义。《祭统》说,所谓祭礼,不是外物迫使人那样做,而是发自人的内心。《谷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左传》说,“涧谿 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礼运》郑玄注:“物虽质略,有齐敬之心,则可以荐羞於鬼神,鬼神飨德不飨味也。”朱子在《家礼》中说,“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 祭祀看起来复杂,其实非常简单。祭者,唯“爱、思、敬、诚”四字而已。心中有爱、有思,有敬,奉礼以尽爱敬之诚。 《礼器》说,“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有了锋利的割刀,祭祀时为什么还要用古老的鸾刀?是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的生存状态。 沿用古老的仪式,奉献朴素的祭品,以礼为纸,以敬为笔,以心为砚,以诚为墨,祭祀是示敬,是感怀,是追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为何要焚柴于天?为何要祭酒于地?为何要奉上三牲之俎、八簋之实?为何要荐献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受祭者已逝,并不可能享受祭祀之物,然而为什么华夏文化千年执着于这样的仪式? 这是热衷于祭祀而茫然不知祭之本义的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做秀》(摘)/儒生 笑非 撰 现在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了,有地方政府的,有旅游景点的,有学术机构的,也有民间自发的,于是自然有人说出“做秀”一词。在下略通古今,在此给个判别标准。 1、古礼乃是对神示敬,所以有读祝而无讲话。因为古人的教化是在乡间日用的,不需要额外在祖先面前召开教育会议。在神的面前,大家都是渺小的,都是晚辈,所以古人不会为什么领导名人专家开出特别的位子。所以大家看一看祭祀中说话的方向:对着神位的,这是敬意。对着观众的,就是在做秀。 2、古礼讲究对神示敬,而不是今人寄托(或者秀)感情。所以古礼有规定次数(一般都是三献,最高不过九献)的奠献,而现在的祭祀往往喜欢人多势众,一群人相继鲜花。要知道,按照古制,礼无不答,就算长者只是点头示意,面对这几十几百的云子云孙,也是要累死的。所以大家看一下,祭祀究竟是为祖先的健康着想,还是为了给记者照相,那么是不是做秀也就很清楚了。 3、古礼讲究和为贵,所以祭祀完了要馂,也就是大家一起吃完对祖先的祭品,表示一家人聚餐的意思,然后还有分胙,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共享祖先的盛宴。但今天的祭祀就没这么多平民意识,大约也就是领导们吃一顿饭店里的食物,参礼者是没份的(除了演出的工资)。当然这没什么,但居然往往还要让祖先吃独食,仿佛祖先不愿意养活子孙一般。更有甚者祭品经年不撤……你吃不了,还得帮活人作秀! 按照这几个标准,截至日前,恰恰是民间祭祀堪称虔诚。 怎样避免做秀? 多一点敬意;多一点平民意识;多一点重视传统;少一点自我宣传。 三 敬天、礼地、爱人——祭礼的分类:天神祭、地祗祭、人鬼祭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与华夏文化中天、地、人的信仰结构吻合,周礼一开始就将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由此奠定了祭礼敬天、礼地、爱人的三种基本情感指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