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接、相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古代中国有知识的人相见,不是拍拍肩膀、套套近乎就可以完事,而是要经过相当程式化的礼仪,以表达内心的诚敬。《仪礼》有《士相见礼》一篇,记叙入仕的士初次去见职位相近的士的礼节,以及贵族之间相交的杂仪。《礼记-曲礼》说:"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通过自谦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这一观念在《士相见礼》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仪节似乎有些琐碎,但却散发着典雅的气息。 一、不以挚,不敢见尊者 初始入仕的士,要去见另一位职位相近的士,是一件很郑重的事。彼此素昧平生,对方是否愿意接见不得而知,如果贸然闯到对方家中求见,则有强加于人之嫌,是不礼貌的表现。或者虽然对方不会拒绝接见,但时间上不方便,不速之客会使主人无所措手足,同样是失礼的表现。因此,事先一定要通过"将命者"去转达求见之意,"将命"是"传命"的意思,指居中沟通双方意愿的人。 古礼,彼此身份相当者,可以"分庭抗礼";只有当彼此身份有尊卑之别时,才需要通过对方的下人来递话,例如,大臣称天子为"陛下",意谓不敢与天子对话,而只能通过阶下的执事传话。士去见另一位士,身份相当,按理可以平起平坐,而求见者依然以自卑的姿态说话和行事,并通过"将命者"传递信息,以表达自卑、谦远的心情。这种方式在书信中普遍使用,例如给朋友写信,彼此身份、年龄相当,但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信封上写"某某先生书童收",意谓不敢直接交给对方,而只能请其书童转呈。或写作"某某先生俯收",以表示彼高己卑之意。类似的表达方式,今日依然在某些文人雅士中使用。 求见一方得到主人一方的同意之后,要带着"挚"(见面的礼物)前往拜访,这是一种表示郑重的方式,所以《士相见礼》所说"不以挚,不敢见"。士与士相见用雉(野鸡)作为礼物,由于雉无法生养,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死雉。如果适逢炎热的夏天,则要用风干的雉,以防腐臭。 古人之所以用雉作为士相见的礼物,富其寓意,《白虎通》解释说:"士以雉为挚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节私义,不当转移也。"可见,当时的士人以雉为礼物,是取雉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的特点,来隐喻自己的节操。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把求见者称为"宾",将求见的对方称为"主人"。宾到达主人家大门外时,先不能与主人直接见面,而要通过"摈者"(协助主人行礼的人)与主人对话。彼此的遣词极为谦敬,而且有固定的辞令格式。宾说:"某人一直想来拜见,但无缘自达。今天将命者终于以您的命令让我前来。"双方的地位相当,而对方亲自上门求见,是屈尊的表现,如果直接让客人进来见面,是自大的表现,所以主人要"请返",请客人返回,以便自己能登门拜见,主人说:"某人请将命者向您转达希望相见之意。不料您今天屈尊先来,真是不敢当,请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往拜见。"来宾表示还是在此相见,说:"您的命令某人实在不敢当,还是请就此赐见。"此时,主人要谦虚地"再请返",说:"某人绝非虚情假意,务请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往拜见。"宾说:"某人也绝非虚情假意,所以再次请求。"在来宾再次表达在此见面的愿望之后,主人表示同意接见来宾。 但宾是执挚而来,而执挚是向主人表示敬意的礼节,主人若不经推辞就"受挚",也是自大的表现,所以主人要"辞挚",以示谦虚,主人说:"既然某人一再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理应随即出门相迎。但听说您执挚而来,实在是不敢当,谨辞谢您的礼物。"宾说:"某人若不带着礼物而来,就不敢见所尊敬的人。"此时,主人要"再辞挚",说:"某人实在不敢当此大礼,谨再次辞谢。"宾说:"某人如果不凭借礼物来表达敬意,就不敢前来拜见,所以再次请求收下。"在再辞挚之后,主人方可以正式同意接见来宾。主人说:"某人一再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岂敢不恭恭敬敬地从命!" 于是,主人出大门迎接宾客,行再拜之礼。宾以再拜之礼作答。主人揖请宾入内,自己先从门的右侧进入。宾捧着雉,从门左侧进入。宾、主双方首先行受挚之礼。来宾授挚,主人在中再拜之后受挚,宾也行再拜之礼。 礼毕,宾出门。主人让摈者向来宾转达希望叙谈之意。宾乃返回,与主人相见,叙毕退出。主人送宾到大门外,行再拜之礼。 二、来而不往,非礼也 主人经过请返、再请返、辞挚、再辞挚,然后受挚、会客、送客,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见面的礼仪已经结束。古礼不然。《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古代礼仪讲究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成其为礼。既然对方屈尊而来,则自己应当登门回访,否则依然是自大的表现。在主、宾双方相互拜见之后,相见的礼仪才算完成。之所以称为"士相见礼",而不称为"士见面礼"正是这个意思。 回访的时间,一般是在对方来访的次日。回访之日,主、宾身份发生了转换,昨天的主人变成了宾,而宾则变成了主人。回访者手持昨日客人来访时带来的雉来到主人家的大门外,通过傧者与主人对话,说:"昨日,承蒙屈尊光临敝舍,使某人得以拜见。请允许某人将雉奉还给将命者。"来宾不说"将挚奉还给您",而说"奉还给您的将命者",是自卑谦远的说法。主人说:"彼此已经见面,不敢烦劳尊驾前来,谨辞谢。"宾说:"某人卑微,不敢求见尊敬的主人,只是希望将雉奉还给将命者。"主人说:"某人昨日已经拜见,不敢再劳尊驾,故再次辞谢。"宾说:"某人不敢以还雉之事惊动您,所以再次求见将命者。"主人回答说:"某人一再地推辞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许,敢不恭敬从命?"得到主人同意后,宾执挚入门,主人向宾再拜后收下挚。宾出门。主人送宾到大门外,行再拜之礼。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执挚相见,不过是借此表达内心的敬意和忠信的一种方式,其中丝毫没有猥琐的动机。士以德行相交,而不以钱财衡量友谊。惟其如此,受挚的一方在次日就将礼物奉还对方,否则就有贪财之嫌,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人际关系日益商业化的今天,动辄以礼物相赠,送礼者表面上客客气气,内心却是希望对方给予某种方便,全无诚敬之心;受礼者则认为,以权受礼,天经地义;礼物的授受,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礼尚往来的传统,在近现代社会依然残留着,这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1925年,清华大学为决定延聘王国维先生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最初,以校长曹云祥的名义,给王国维先生寄送了聘书。吴宓先生认为,对于像王国维这样的大师,以一纸聘书相邀,是不郑重、不诚敬的表现。所以,吴宓先生亲自到王国维先生家中,行三鞠躬之礼,然后转达校长的聘请之意。王先生见其执礼甚恭,决定应聘,并在不久之后,到吴宓先生家回访。王国维先生熟知传统礼仪,故处事非常得体。 士与士平等相待的原则,可以引申到大夫与大夫、诸侯与诸侯、国与国等各种关系。从《左传》可知,春秋时期,国与国的交往,同样遵循着平等的原则。在当今的国际外交事务中,国与国的对等,是世界各国交往的准则之一,例如A国总统出访B国,B国总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回访A国,彼此所受到的礼遇也是对等的,而这一原则,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