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孔子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山川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为能够泽被四方。这种祭祀,就是一种感恩典礼。感谢山川,感谢天地。 
    祭奠:敬畏与感恩 
    泰山,从鲁国的名山到全国的名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除了伴随东方和儒家文化的成长壮大以外,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她所代表的感恩观念也走上极致。 
    《公羊传》曰:“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者,惟泰山乎!”山川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为能够泽被四方。这种祭祀,就是一种感恩典礼。感谢山川,感谢天地。封禅泰山,是为了报功,其实也有感恩的一面。封禅,根据《五经正义》的解释是“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报功天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汇报、报告,另一方面就是回报、报答,就是感恩天地。所有的祭祀,都有报恩之意。 
    天子封禅,报功天地,为最高感恩典礼。成就这一盛典的,不仅取决于帝王意愿,更取决于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按照管仲的说法,需要凤凰来仪,麒麟现身,还要有比目鱼出海。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天地祥和,万物茂盛,人民幸福。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家江山,即位三十年,群臣建议封禅泰山,而光武帝的回答是:“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隋文帝一扫天下,让分裂中国再次统一,但是当群臣建议封禅泰山的时候,文帝说:“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最后只用南郊之礼祭祀泰山,不敢举行封禅之礼。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古人有所敬畏,知所进退。天地受到崇敬,不仅是因为天地赐予万物,养育万民,也因为天地代表良心,代表善的意志。无其德而行其礼,是欺天灭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帝王何尝没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敬畏之心让他们止步。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或因大臣劝阻,或因天象异常,或因水灾出现,最后决定放弃封禅。封禅,对于帝王而言,是一种巨大无比的荣誉,因此有着可以相像的引力,但是很多帝王,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最后决定放弃,是因为他们有敬畏之心。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之言,这些帝王敬畏的是什么?真的是无知无情的自然天地吗?当然不是。他们敬畏的是人心,是历史。他们畏惧肆无忌惮的自我膨胀会导致人民怨声载道,导致天谴,导致历史的恶评。 
    天地良心,算是一个成语,在中国的语境中,天地代表良心。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天命观就发生了巨大改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意愿。天地为万物之本,人民为邦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天地,就是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敬畏人心。 
    我们在这里集会,探究中国文化,感受中华精神。我们不单单是一群客观的研究者,我们还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在探索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中华文化恩泽的承受者,还应该表达一份感念之情。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这方天地之间,不仅承受温暖阳光的爱抚,接受无私大地的滋养,我们同时还在享受一种精神,那就是中华文化。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我们才能够感受爱与美,通晓事理,明白是非,体会与享受亲情、友情和一切人间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