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规格: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英文名称:Octagonalsilvercupwithladypatternandhuntingscene 【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此银杯1970年自西安市何家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杯腹呈八瓣花状,口沿外缘一周联珠,弧形腹,下腹有仰莲八瓣凸出在杯身表面。喇叭形圈足,足沿亦饰联珠一周。环状单柄,柄上覆有如意云头状平鋬,鋬合錾花角鹿,周圈刻花枝纹。杯腹的八个花瓣即八个纹饰区,每区錾刻一组人物,或仕女,或狩猎人物。仕女图为仕女戏婴、仕女梳妆、仕女乐舞和仕女游乐;狩猎图中有三幅为策马追鹿,一幅为弯弓射猛兽。杯腹下部莲瓣内填忍冬纹。杯之内底,在水波、莲荷、游鱼之间,探出一象头,象牙光而长,象鼻上卷喷水花,似是大象在荷塘洗澡时的情景,富有诗意。 【玉环一人得帝宠,盛唐美女皆腴丰】 狩猎纹在唐代高足银酒杯上多有发现,内容及风格与此相同。而仕女图在酒杯上的出现,则较为罕见。仕女们均体态丰腴,高髻,长裙。婢女则身材瘦俏,衣着异于主人。唐代女子以丰满肥胖为美,这一习俗之源头,据说是因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即丰腴婀娜之故。唐代的陶仕女俑和壁画中的仕女图,都是这种美女的形象。在酒杯上装饰仕女、狩猎纹,犬马酒色俱全,正是唐代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双狮金铛 规格: 高3.4厘米 口径9.2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金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双狮金铛 英文名称: Wine-warming cheng with twin-lion design 【大唐遗珍,举世无双】 双狮金铛1970年自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中出土,铛身做圜底钵状,圆口,轮廓线简洁流畅。三足呈兽腿状,落地稳实。单柄呈叶芽形,活泼优雅。该铛小巧玲珑,器表通体有珍珠地纹,錾双鸟衔绶、双鸟衔方胜、立狮花卉等。器内周壁光素,器底饰高浮雕双狮图案。唐代银铛比较常见,金铛则十分难得。西安何家庄出土的这件金铛,形制优美大方,图案细腻精致,是件极为难得的古代金质酒器。 【铛——李白的生死兄弟】 铛,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温酒器,有柄三足。李白在《襄阳歌》中吟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听,酒仙如此深情,如此豪迈,爱酒之深,无以复加!力士是唐代我国南方金银酒器著名生产地之一,李白诗中所提之“力士”铛即其产品。唐代力士银酒器在江苏省丁卯桥曾成批出土。自唐代后期,酒注子渐盛,注子与注碗配套,包揽了温酒、注酒之功能,酒铛便慢慢退出了酒文化这个特殊的舞台。 【狮子沉铛底,畅饮更惬意】 狮子本以威武凶猛著称,应该将其做为大型器物之装饰才相称。可是设计制造双狮金铛的唐代艺匠却把号称百兽之王的狮子安置在小小的铛底,使兽王的威风大挫,全然没有了横行山林之英雄气概,这其中的艺术奥妙,应是豪饮者醉后的奇想,胸怀博大、壮志深远之士,在酣饮酩酊之后,更富豪迈、无畏之气,常有奇思异想乃至癫狂。唐代诗人元结在《石鱼湖上醉歌》诗中吟道:“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气魄不凡,把雄狮沉置铛底,正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酒徒们的豪迈心怀。 论语玉烛银筹筒 规格:通高34.2厘米筒深22厘米龟长24.6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 中文名称:论语玉烛银筹筒 英文名称:Silverchippotshapedofcandlewithcharacters"lunyuyuzhu"inscribedon 【娱酒器具中的极品】 此筹筒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丹徒县丁卯桥附近的一座唐代银器窖藏中,是一件用来装盛酒令筹的专门器物。该器呈龟驮圆筒状,就像是龟背竖立一根粗壮的蜡烛。筒上有盖,盖钮呈莲苞形,盖面作荷叶卷屈状。盖体周身以鱼子纹为地,饰鸿雁及卷草、流云纹。筒体上部主体纹饰是以鱼子纹为地,雕腾龙、飞凤各一,辅以卷草纹。龙凤之间设一竖向长方形空白框格,内刻双勾四字“论语玉烛”。主纹饰下面有四个并列的纹饰区,内填鱼子、对鸟纹。筒体下部稍粗,饰条形纹。筒下两层莲瓣托负。龟背隆凸,四肢伸展,舒颈仰首,神态如生。整个器物凡有花纹处皆涂金。 【一部《论语》,万人酒酣】 “论语玉烛”从何而来呢?《论语》乃儒家经典,是专记孔子言论的一部经书。“玉烛”原是唐代对白蜡烛的雅称,后又可泛指酒令筹筒。这件酒令筹筒的上半部恰似一根蜡烛,而内装的五十根酒令筹上的酒令辞均选自《论语》,所以叫做“论语玉烛”酒令筹。将孔老夫子的《论语》运用到酒令当中,增加了饮酒的文化品味。 宣徽酒坊银酒注子 规格:高26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宣徽酒坊银酒注子 英文名称:SilverewerofroyalXuanhuiWinery 【器形朴实,铭文珍贵】 宣徽酒坊银酒注,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鱼化寨南二府庄,是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形同今日的瓷茶壶,小口,高领,凸肩,肥腹,平底,圈足。流管从肩部伸出,颈、腹之间置,双系耳,提梁已失。外底錾六十一字铭文,是研究唐代官制、技艺和酒文化的重要史料。 【唐代酒壶叫“酒注”】 按照铭文,该器名叫酒注,即俗称“注子”。酒注子是唐代中期新产生出来的一种酒壶,其功用主要是向酒杯中注酒,故名酒注。到宋元两代,酒注更为流行,并且还给酒注配备了温碗,考古发掘中常有宋代的瓷注子与温碗共出。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壁画中,有妇女温酒图,放在炭炉中的酒注子可能是金属器,其形制与宣徽酒坊的这件酒注子相似。 【皇家酿酒厂——宣徽酒坊】 这件酒注子外底錾刻铭文:“宣徽酒坊,咸通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别敕造七升地字号酒注壹枚重壹百两正,臣杨存实等造,监造蕃头品臣冯金泰,都知高品臣张景谦。使高品臣宋师贞。”共六十一字。 据《通考》记载,宣徽院乃唐代皇宫内府所设机构,“置宣徽南北院使,以宦者任之,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宣徽院设有酒坊,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唐有酒坊使”。据文献记载和器上之铭文可知,这件酒注子和陕西耀县的宣徽酒盏皆为宣徽酒坊的酒器。酒注上刻有拥有者的名称、制造时间、监督官员姓名、工匠姓名,还有编号、容量、重量等。根据酒注有铭文“地字号酒注”,酒盏铭文有“宇字号”来看,唐代宣徽酒坊的金银酒器是根据《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顺序编排号码,显示出唐宣徽酒坊拥有金银酒器的数量相当可观。 皇家宣徽酒坊是专为皇宫造酒的,这种制度到元代时仍然沿袭。据《元史》记载,别儿怯不花任宣徽使时,“宣徽所造酒,横索者众,岁费陶瓶甚多。别儿怯不花奏制银瓶以贮,而索者遂止”。元代宣徽酒坊连贮酒器具也用银制,饮酒之具为金银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狩猎纹高足银杯 规格:高7.4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北京大学燕园 中文名称:狩猎纹高足银杯 英文名称:Silvergobletwithhuntingscene 【犬马酒色自古有】 此银杯为传世品,深腹高足,杯口微侈。圜底,足呈喇叭状。通体满布花纹,上腹一周弦纹,在口沿至凸弦纹之间饰唐代常用的缠枝莲花纹,杯腹中段饰四幅狩猎图案,有的骑马搜索,仔细前行;有的搭箭在弦,运力欲发;有的扬鞭策马,奋力追赶;有的射击奔兽,扣人心弦。画面布局严谨,禽兽、流云、树木等穿插得当,人物刻画入微,栩栩如生,场面紧张热烈。画面上的骏马,比例匀称,肌肉丰润,逼真写实而气势磅礴。马尾束结,其雄浑矫健可与唐昭陵六骏马相媲美,马的飞驰形象颇似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画面上的禽兽也都刻画得形象逼真,唯独树木花草等衬托点缀之物,不刻意追求与真无异。杯腹下亦饰缠枝莲花纹,足面饰莲瓣纹。相似的高足酒杯常见于唐墓壁画中。 【西域文化入唐来】 据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研究,这种样式的高足银杯基本造型系仿自伊朗萨珊王朝银器,上面的鱼子纹、莲瓣纹也都是受了西域文化之影响。然而狩猎图中,人物均“唐人唐服”,可以断定,这两件高足银杯是中国银匠的作品,但借鉴了西域文化银器之因素。 【古都长安,遍地遗宝】 唐都长安位居今西安市一带,因而如今西安市附近不仅发现有金银器窖藏,而且随葬品丰富的唐墓也被频繁发现,为研究唐代的物质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乐舞骆驼三彩俑就是西安唐墓出土的极为重要的文物。 乐舞骆驼三彩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一座唐墓中。通高56.2厘米,长41厘米。骆驼站在长方形的底座板上,高48.5厘米,四腿强劲有力,挺颈、昂首、张口,作嘶鸣状。驼身施白釉,颈部上下、前腿上端及尾部生有长毛处涂以赭黄色釉。 驼背部垫有一椭圆形的蓝色毯子作鞍,在双驼峰上设木架平台,铺有一条多彩长毛毯向两侧下垂,毛毯周边作辫线状,垂丝装饰涂茄紫色彩,毯身刻画菱形图案,上涂赭黄、紫、白三色釉。驼背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俑,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衣,盘腿环坐于驼背上,中间立一歌舞女俑。在七个乐俑中,前端两乐俑,一人捧笙,一人执箫,作吹奏状;右侧两乐俑,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拿箜篌,皆作弹奏状;左侧两乐俑,一人托笛,一人拍板;平台后方一乐俑,面后而坐,执排箫作欲吹状。中间立俑高11.5厘米,女性丰颊肥体,鬟发高髻。身着宽度长裙,袒胸,平视前方,右手前举,左臂后撤,作歌舞状。这件三彩乐舞骆驼俑,载乐舞俑多达八人,不仅阵容庞大,而且乐器齐全,对盛唐时期的音乐史和舞蹈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