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传说(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香港《大公报》9月18日发表艾京撰写的文章称,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引申出许许多多包罗万象的传说,这在其它国家的文化实属罕见。在《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文学作品里,关于名门望族的佳肴、市井风味小吃的描绘更是绘声绘色。历代诗歌涉及饮食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如苏东坡就有描绘吃月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在《煎饼赋》一诗中,也有描绘山东煎饼吃法的诗句:“更有层层卷折,断以厨刀、纵横历乱,绝似冷淘。”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但爱吃,而更懂得吃。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的古书如《周礼》、《礼记》中提到当时人们的饮食结构时,分成四大类:饭(五谷主食)、膳(六畜肉食)、馐(美味佳肴)和饮(各种饮料)。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更提倡“食不时不食”的主张,亦即时间不到不进食,于是自秦开始,中国人就有一日三餐的习惯,主张“平旦食(即早餐),少阳之始也;昼食(即午餐),太阳之始也;铺食(即晚餐),少阴之始也。”
    伴随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产生出来的多采多姿的饮食传说,今天成了饮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北京都一处烧卖馆之于乾隆;小窝窝头之于老佛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于珍珠翡翠白玉汤都是例子,而其中珍珠翡翠白玉汤更成为相声大师侯宝林创作相声的素材。在饮食传说中不乏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传说。清乾隆将一美如天仙的维吾尔族姑娘掳入宫内,是为香妃。香妃原有一相爱的同族小伙子叫艾买提。香妃身居深宫思念恋人而不思茶饭。尽管乾隆令御厨做多少美食佳肴,香妃居然一口不沾。艾买提知道香妃在想念他,便设法藏身在宫廷的白帽营,把祖传糯米为主料的家乡小点心献给香妃。香妃见到糯米团子,知道恋人来了,遂强打精神把点心吃了,乾隆龙颜大悦问这叫什么点心?艾买提以他的名字随口说:“艾窝窝!”从此这不起眼的小点心传到了民间。传说归传说,事实上艾窝窝在元朝时已属宫廷小吃了。
    最有趣的是,中国有众多佳肴与历史上四大美女挂上钩。如西施故里的“西施舌”、西安的“贵妃鸡”、西北的“昭君皮”和河南的“貂蝉豆腐”。其中“貂蝉豆腐”又叫泥鳅钻豆腐。相传董卓为人奸滑,故人们以泥鳅来比拟,而豆腐好比王允美人计中的貂蝉。泥鳅在热汤中无处藏身,便钻到豆腐里被活活烫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