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善提示 粽子虽然好吃,却不是人人都能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营养专家提醒慢性病患者,美味粽子还是少吃为妙。专家建议,最好不要把粽子当早饭吃。专家认为,由于粽子多是糯米做的,不易消化,所以一大早就吃粽子,会使它们停留在胃里的时间过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不宜多吃。 心血管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否则会加重病症。 糖尿病患者: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红枣、豆沙等粽子,多吃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老人和儿童:过多食用,易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专家认为,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助消化还可自配消化茶,配方为陈皮二钱、麦芽二钱、佛手柑三钱、山楂三钱、乌梅一钱、甘草一钱半,加入一升开水熬煮,还可当养生茶饮用。 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不吃粽子,也不要吃水分多的寒性瓜果,如西瓜等,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总之,吃粽子应有所节制,健康人群若食后感到胃部不适,也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危害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