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华服饰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鱼皮为服饰在世界上众多的渔猎民族中并不多见,足以说明赫哲族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中国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往往只要看他们的穿戴,就能辨别其民族。 在一些历史悠久、支系繁复的民族中,服饰更是区别不同支系的重要手段。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组合,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中华服饰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各少数民族具有分布广、生存环境不同、生活形态迥异、文化历史发展极不平衡等因素,少数民族的服饰呈现出款式多样、装饰繁复、工艺精巧、质料也十分丰富的特点。 赫哲族:大马哈鱼皮做衣裳 生活在我国东北的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以及西北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裕固族等,都以袍服为主,狩猎游牧民族的服装质料以兽皮居多,捕鱼为生的民族甚至以鱼皮为衣。 东北三江流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赫哲族,主要以捕鱼为生,他们不仅食鱼肉,还将鱼皮制成服饰等用品,历史上曾被称作“鱼皮部”。赫哲人熟悉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他们能根据鱼皮不同的质地,制作不同季节、不同用途的服饰。虽然《柳边记略》卷三记载:“大发(马)哈鱼,其皮色淡黄若文锦,可为衣裳,为履,为袜,为线”,但在实际制作时,赫哲人使用的鱼皮还远远不止于此,他们也用较大块的怀头鱼皮做套裤、鞋绑;鲤鱼皮做靰鞡;鳇鱼皮做夏季衣服等等。赫哲族加工鱼皮有一套独特的技术,他们将鱼皮剥下晒干以后,重要的一环是要用木槌反复捶打、揉搓鱼皮,直到柔软如棉。绝妙的是鱼皮服连缝线也是用切成细丝的鱼皮制成的,结实牢固。由于鱼皮服具有轻便保暖、防水耐磨等特点,深受赫哲人的青睐,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是当地人的常服。以鱼皮为服饰在世界上众多的渔猎民族中并不多见,足以说明赫哲族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鄂伦春族:从头到脚狍子皮 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原始森林里的鄂伦春族主要以狩猎为生,他们在森林里来去自如,随处安家,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了他们生活用品的重要来源。“食肉寝皮”是鄂伦春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前他们的服饰从头到脚都是用狍子皮做的;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成不同的衣着,男女老少都享用。他们还用狍子皮制作被褥和垫子,甚至用来搭盖遮风挡雨的小帐篷。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他们内穿皮袄、皮裤,外罩皮袍、皮套裤,还配皮手套、皮袜子、皮帽、皮靴等。狍皮帽是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剥制而成,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为防止野外打猎时被同伴误伤,只在眼圈部位镶上黑皮,两个耳朵换成假的。这种狍皮服饰和用品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特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