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服:同行服一样,雨服也是清代服制中男性特有的服种。它是皇帝和王公百官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包括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穿用时,雨衣穿在内,雨裳系于外。 皇帝的雨冠有冬夏两种,冬雨冠为高顶、深前檐,夏雨冠为平顶、敞前檐。做法亦有两种:用毡、羽缎作面的以月白缎衬里;油绸面的则不加里,下系青布带。皇帝的雨冠为明黄色,皇子以下至文武三品官为红色,文武七、八、九品官为青色加红边。 皇帝的雨衣样式和质料有多种:有的是圆领对襟无袖长袍,类似披风;有的对襟带袖,如常服褂;还有大襟长袖的,如常服袍。其做法:毡或羽缎为面、月白缎衬里的,多配明黄色领和钮绊;油绸面无里的,多配青色领和钮绊;皇帝的雨衣多用明黄色,少数也有朱红色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就藏有一件康熙帝的朱约羽纱雨衣。皇子以下文武一品官及各省巡抚用大红色,二品以下官员用青色。 皇帝的雨裳分两种样式,一种与行裳相同;另一种,前面只为一幅,不开口。雨裳的颜色与雨衣一致。 佩饰佩饰是清宫服饰的一大特点。满族旧俗,无论男女,凡穿长袍必系腰带,挂“活计”。建国后,清廷将此定为服饰制度,如上述的朝服、吉服、常服、行服中,均有与之相配的腰带。不同等级的腰带,在颜色、样式、质料、做工等上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逾越,违者治罪。因此,腰带又成为表明人物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黄色腰带只能由皇帝和宗室专用,红色腰带为觉罗专用,所以人们俗称宗室为“黄带子”,觉罗为“红带子”。其他官员则用石青色和蓝色腰带。 所谓“活计”,是指荷包等腰间佩挂之物。据《宁古塔纪略》载,满族传统,“出门者腰带必系小刀、匙子袋、火链带、手帕等物。”此外还有帉(音:分,折叠起来的布条)、■(音:携,解结的锥子)、烟袋、牙箸和饭囊等。这些佩挂本是放牧、出猎时的必需品,但由于入关后的满族脱离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它们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实用意义,而变为华丽的装饰物。比如盛物用的皮(或布)囊,变成了质地为绫罗绸缎并绣有各种精美图案的荷包,用来装香料或小零食等。又如布帉,原是马络的备用袋,万一外出时马络断了,可临时用帉续之,以解燃眉之急,后来则变为礼服上的丝绸饰带。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条嘉庆帝用过的吉服带。带为明黄丝织成,内衬红绸,带上装嵌珊瑚金圆版,左右各有一镂金小环,左环挂月白绸帉、平金绣荷包、平金绣葫芦状烟袋、嵌松石金套■;右环挂饰无■,易以嵌金珐琅鞘刀一,其余与左环同。由此可见清官皇帝礼服佩饰之一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