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不少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比如1964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汉族却穿着中山装。再比如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数在百万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图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族,却穿着同样的服装。甚至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印象: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象征。 其实汉族并非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反汉族古时的民族服装还是非常有特色的。 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服装。宽大的衣袖是汉式服装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肥大的衣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兼作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东西就不会掉出来,和西装的衣袋相比,汉式服装的衣袖可以放更多的东西。 古时有个著名的孝子(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是个穷书生,到一个财主家做客时,财主请他吃橘子,他乘人不备就偷了几个橘子藏在衣袖里。可是他临走前向财主作揖告别时,忘了衣袖里面还有偷藏的橘子,没有用手捏紧袖口,结果一作揖橘子就滚落出来。旁人都嘲笑他偷橘子,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振振有词地说:“我家老母从来还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橘子,我不敢一人独享美味,所以想拿几个回去让老母尝尝。”旁人听后立即由嘲笑转为肃然起敬,盛赞该书生孝心可嘉,偷橘子也成为人们孝行的美谈。可惜今人不象古人那样孝顺了,现在如果有人偷了橘子后以同样的借口解释,不会被人们当作“孝子”来赞叹,而是当作“笑子”来嘲笑。 汉族服装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不用衣扣。但由于没有衣扣,所以必须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才不至于敞胸露怀。当时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阶层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现代汉语中仍有“衣裳”一词,但口语中已把下身穿的改称“裤子”。对于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以及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一般则穿“长衫”,即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袍服。从汉代起袍服被用于朝服,此后唐、宋、明等各朝代,均沿用衣袖宽肥、不使用衣扣的典型汉族服装作为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宽衣大袖的服装也成为中原地区汉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 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对生活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 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 宽衣大袖的汉族传统服装到了清代时突然绝迹。这倒不是汉人主动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服装,而是在屠刀下被迫改饰易服。满族入主中原后,开始推行强制性的剃发易服运动。汉族男性传统上一直是把头发盘在头顶上梳作一个发髻,用发簪来固定。杜诗云:“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意思是说每天因为发愁而搔扫抓发白的头发,以至于头发越来越少到了卡不住发簪的地步。满族人入关后,除了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方式强迫汉族男性按照满人的习俗剃发梳辫外,还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衣大袍,强制推行满族的紧身长袍马褂。至此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