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帷帽 戴帷帽是西域女子的独特爱好。一般认为帷帽是在幂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主体是用一种质地较硬的藤条或席片作骨架,上面绷上布帛,再在它的沿上加缀一圈长短与人颈部相等的纱网,就成了帷帽。它不能像幂那样“全身障蔽”,只能遮住面部而已。《旧唐书·舆服制》记载:“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帷帽大形,幂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幂之制”。唐朝中期,特别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封建礼法在服饰上的约束受到冲击,帷帽这种与幂相比更能张扬女性个性的头饰,越来越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十分盛行,宫中和民间女子都争相效仿。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一件彩绘骑马仕女俑,再现了当时一位西域高昌女子头戴帷帽骑马出行的情景。她身穿袒胸窄袖襦和间色长裤,手握马缰端坐在马背上,戴着帷帽的纱帷好像仍在飘荡,充分显示了唐代西域女子所独有的高雅庄重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风貌。 8、胡帽 中原地区把周边少数民族居民常戴的帽子称之为“胡帽”,由于西域冬季天气寒冷,先秦、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人民普遍戴帽,到了唐代也应是如此,但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女子戴帽的资料不太多见,只见于阿斯塔那唐墓墓出土的一幅绢画《乐伎图》中,图中一位年轻美貌的西域女子,身着色彩鲜艳的上衣,手持一把古琴,头上戴着的高帽子,其质地看上去应是色彩鲜艳的丝织品,上面绣有漂亮的花纹图案。这项帽子主要特征是左右护耳与帽子连为一体,自然垂下,在冬天穿戴十分实用,因此有学者称其为“搭耳帽”。在唐朝随着西域音乐舞蹈传入,舞蹈时所穿的胡服为中原居民所接受。从西域“石国”传入的“胡腾舞”,舞者戴一种虚顶的“织成蕃帽”,如诗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滕》诗所云“石国胡儿人少见,蹲舞樽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浑脱帽”也是西域胡帽的一种,吐鲁番出土纸制的浑脱帽,它与帷帽相似但没有纬纱,外表涂黑并施彩绘花纹。当时人们穿戴的浑脱帽应该是用动物的皮、毡或质地厚实的织物缝制而成。这种帽子传入中原后,深受王公贵族们的喜爱,出现了“都邑城市,相率为浑脱”的盛况。 9、鞋子 从考古发现资料来看,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可分为高头和平头两种形制。高头履又称翘头履,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屏风画《仕女图》中的女子,所穿的鞋子就是翘头履,鞋头上翘,并饰有花纹。这种前端上翘的高头履,可以承托曳地长裙,以便行走方便。阿斯塔那唐墓中亦有翘头履出土,如1969年阿斯塔那381号墓出土的一双唐代变体宝相花云头锦鞋,长29.7厘米、宽8.8厘米、高8.3厘米。这双云头锦鞋的鞋面、鞋头、鞋里都采用了高级面料,特别是鞋里是用蓝、绿、绯红、绛色、蛋青、白、黄七色织成彩条花鸟流云等纹饰的经锦,其中蓝、绛、绯红、蛋青四色彩条晕间。这是目前唐代彩条中显花的最华贵的晕间彩锦品种。 鞋面是华丽的变体宝相花纹,鞋头用一种由大红、粉红、白、墨绿、葱绿、黄、宝蓝、墨紫八色丝线织成的斜纹锦,图案为红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组成团花中心,绕以珍禽异兽,卷云行霞,间以瑞草散花,外侧又杂置折枝花和山石远树。鞋头呈高耸的云头状。这双云头锦鞋充分显示了唐代中期织锦、配色、显花三者结合的显花艺术成就,是唐代衣物中极为罕见的精品之一。 西域女子的平头鞋有麻鞋、蒲鞋、皮鞋多种质地的鞋履。用麻线编制的鞋子称做麻鞋,又称线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双麻鞋,用粗麻绳编织成厚底,由细麻绳编织鞋面。鞋面结构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状,与现代的凉鞋比较相似。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围棋仕女图》中的几位侍女也穿了这种麻鞋,说明麻鞋是唐代西域居民普遍穿着的鞋子。麻鞋并不是西域的传统鞋履,应是从内地输入的。但内地的线鞋不同于《围棋仕女图》画面地位低下的侍女所穿的麻鞋,而是京城里贵族妇女时尚的奢侈品,如《旧唐书·舆服制》载:“武德来,妇人著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 开元来,妇人们著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儿乃著履”。穿麻鞋的形象在唐代绘画作品中有诸多的反映,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的宫女们,全都穿着麻鞋。此外陕西长安唐韦乡项墓出土的石刻以及西安唐李爽墓出土的壁画上都有穿麻鞋的形象。 考古工作者还在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蒲草编织的蒲鞋,这种鞋子也是由中原传入的,多为百姓暑天所穿。如《梁书·张孝绣传》称:“孝绣性通爽,不好浮华,常冠谷皮中,蹑蒲履”。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也可以看到当时蒲鞋的具体形象。皮鞋与麻鞋、蒲鞋相比,十分耐穿,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8双皮鞋,鞋底用粗麻线编织,鞋面用皮革,鞋内衬毡,用麻线缝缀,显得结实耐用,应是由当工匠制作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