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批建造的战列舰"缅因", 同样采用对角布置的旋转炮塔. 定镇二舰的唯一的弱点是舰底水下防护稍弱, 以至”定远”后来中雷后只能搁浅, “镇远”触礁(另一种说法是被系水浮鼓刮碰)后航速下降到8节. 但这不是德国人一家的错. 这一时期的各国战列舰普遍存在水下防护薄弱的毛病, 延至1904年日俄战争, 俄国海军的"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 日本海军的英国制"初濑"和"八岛"战列舰 (两舰都建成于1896年后) 还都是触碰一或两枚水雷便告沉没. 水下防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无论是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或是”装甲堡”式防护, 装甲都只能延伸到水线下的某一位置而不能包裹船底. 水线以下由只能靠双层船底提供防护. 尽管后来战列舰装甲终于延伸到船底, 但厚度也必须逐渐减薄. 因为装甲厚度如果从上到下都一样厚的话(水线以上垂直防护装甲的厚度一般取与主炮口径相等或稍大, 这是战列舰设计的一个经验公式), 重量实在太大. 于是鱼雷和水雷盯上了这一点. 它们把几十上百磅的装药在水下爆炸, 往往炸得战列舰胆战心寒. 偏偏炮弹也来凑这个水下的热闹. 日本海军发现, 当炮弹的尾段作成具有6°30’的锥度时, 当炮弹以与水面成17°夹角落入水中后, 它在水下的弹道不再是继续以曲线下沉, 而是逐渐改成与水面平行的路线向前进, 并且这种状态能保持一段时间(大约25米左右). 这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 炮弹能当鱼雷用, 这比直接射击军舰水线以上的厚甲防护部位有效多了. 而且炮弹速度高, 尾迹不明显, 比鱼雷难于规避. 1923年, 日本海军在停建的”土佐”战列舰(鉴于在”陆奥”战列舰完工后, 日本海军战列舰的总吨位已超出”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所规定的上限, ”土佐”及其他一批在建的战列舰必须废弃)的船体上作了大量的此类射击试验, 证明具有实战价值. 这下子, 战列舰的”软下腹”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解决的办法是在船体外的两侧增加防雷护壳, 这是一个非装甲的护壳(为了减小重量), 附着在有装甲的船体外, 但不延伸到艏艉, 只为舰身中段的主要舱室提供额外的防护. 护壳内平时可以用于储存燃油和水. 当军舰被鱼雷或水雷命中后, 防雷护壳当然会被炸开一个大洞, 但有了防雷护壳, 使爆炸点与主舰体有一定距离, 主舰体上一般损伤较轻. 显然, 如果没有防雷护壳, 鱼雷就是直接啃在主舰体上了. 防雷护壳的结构后来也做过一些改进, 在设计细节上各国也有些不同, 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