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2、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 3、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 4、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⑤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中法战争-影响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专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主要历史教训 第一,更典型的充分地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根本不能取得抗击外国侵略的胜利。在此之前,历经的与外国侵略者较量的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固然在于清朝的腐败,但作为战争的直接结局是清朝方面失败了,军事上的失败导致被迫就范,还似乎有点扯赖,而中法战争呢,从军事上说都是中国得到了胜利的结局。这胜利,是广大爱国军民基于通过两次鸦片法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对外国侵略者认识深化和仇恨增强,奋勇战斗,抵抗外国侵略的结果。但是,广大爱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却被清政府用来化为乞和的本钱,在它的罪恶之手下,完全给葬送掉了。不管军事上是败是胜,在清政府的主持下,战争的最后结局总是清朝方面失败告终。这促使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开展。 第二,在清政府腐败面目更充分显露的同时,由外国侵略造成的亡国灭种的威胁也进一步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反侵略斗争,就成为维护中华民生存的迫切任务。事实上中法战争以后,群众性的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开展,成为当时反侵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早期维新派为代表的先进阶级力量,更深入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法战争-评论 中国记载多以法军大败为主,但事实上,在停战前,越南阮朝已受法国实质保护,越南90%以上领土、各大主要城市(如当时首都顺化、河内、西贡)都已落入法军手上,而清军只有镇南关成功防守,从未攻克大型都市,加上越南和广东海权已失,难以补给,越南实则上已落入法国手上。因此一种说法认为和约可说是合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