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上来看广义的东亚地区,包括了现在的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这其中俄罗斯只是远东的部分领土属于东亚,并不是完全的东亚国家.完全的东亚国家是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东亚五国是现在的格局.而在一百多年以前,东亚地区的格局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让我们回首往事,重新审视百年以前的东亚,及其所以形成现代这样格局的成因. 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东亚大陆上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即中国的清皇朝.蒙古是清皇朝的领土.朝鲜半岛那时候还是一个统一的半岛,统治朝鲜半岛的是李氏王廷,是清皇朝的属国,向清皇朝纳贡和接受清皇朝的册封.琉球群岛由尚氏王廷统治,也是中国的属邦,直到1879年小日本采用武力的手段彻底的吞并了琉球.中国清政府对小日本的强盗行径提出了抗议并向其阐明了琉球与中国的藩属关系.但是甲午的战败不但使琉球复国无望就连中国自己的台湾也搭了进去.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开始以前的东亚只有一强,那就是中国.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国力日蹙,沙皇俄国的魔爪也逐渐的伸了过来.但是由于沙俄的重心是在欧洲,无法对远东倾注太多的精力,因此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在远东地区勉强的维持住了两强并立的格局. 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和中国一样,日本的国门也被西方列强轰开,日本开始了向西方社会形态的转型,开始效法列强进行维新变法,将日本由封建君主统治转变为君主立宪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是君主立宪的政体,但王权并没被削弱,专制的君主继续被推到了神坛上,受臣民们膜拜.或许这也能算是日本特色的社会改革吧. 反观同一时期的中国,虽然也效法西方兴办了不少的近代工矿企业和学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始终放不下天朝大国的尊严和心态,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只是浅尝辄止,而对于以西太后为首的老顽固守旧派对维新变法更是讳莫如深.西太后掌握朝政,守旧派大权在握,谁敢提维新变法就要谁的脑袋搬家!这时的清帝国就如同一艘老旧的大船在阴晦的大海中航行,如果他能掌好舵辨认清方向,那么他还可以和即将到来的风暴进行搏击.可惜为这艘大船掌舵的竟然是一个老女人!一个不是皇帝的皇帝! 历史上的小日本一直觊觎着东亚大陆,梦想着成为一个大陆国家.小日本的传统扩张之路就是征服朝鲜半岛,然后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中国.自中国的唐朝时候起,围绕着朝鲜半岛中国和小日本进行了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唐代的白江口海战和明代的万历朝鲜战争.这两场战争都以小日本的失败而告终.由于小日本僻处东海和中原远隔重洋,对中原皇朝构不成直接的威胁,所以在千余年中除了元代两次失败的跨海东征,其他皇朝都未对小日本进行讨伐!得地利之便,小日本得以繁衍生息. 在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小日本的国力日渐增强.而对于大陆的艳羡,小日本千余年来无日或忘,只是慑于当时大陆帝国的强大不敢稍有异动而已,一旦气候温度合适,这种念头就犹如雨后的春笋一般开始生根发芽.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嚣张跋扈和清政府的卑躬屈膝让小日本看清了中国的软弱,更坚定了小日本和中国再争短长的野心.山雨欲来风满楼,只是还缺少开战的借口而已.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想避也避不了. 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起义势头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朝鲜国王无力镇压,但是不用担心,我们还有一个友邦大哥呢,他总不能眼看着小弟遭难而坐视不管吧?作为中国的属国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助剿.属邦后院起火,我泱泱大国岂能做壁上观?这就是当时中国清政府的态度.心怀鬼胎的小日本也正在密切关注朝鲜的局势和中国的态度.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正中小日本的下怀.1894年6月中国军队通过海运开始在朝鲜的牙山登陆,中国士兵的军靴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的敌人将是今后50年中国最大最凶残的敌人,几使我中华亡国灭种! 6月13日借口保护侨民小日本的军队也在任川登陆.局势变得紧张和微妙起来.朝鲜的起义军被抛到了一边,对峙的双方变成了中国和小日本. 1894年7月25日,小日本海军在丰岛海域伏击了向朝鲜运送援兵和军饷的中国舰队.搭载增援陆军的轮船"高升"号被击沉,船上搭载的陆军官兵有八百七十一人殉难.运送军饷的"操江"号被俘.船上搭载的军饷白银二十万两及大量的火炮枪械弹药均落入敌手.护航舰"广乙"遭敌重创,在驶离战场后搁浅,为免军舰落入敌手而纵火自焚.另一艘护航舰"济远"逃脱,回到旅顺. 丰岛海战是甲午战争的第一战,小日本采用了海盗式的袭击不宣而战,以优势的兵力伏击了中国舰队而获得了胜利. 29日在朝鲜的中日陆军也开始了交战. 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了. 在随后进行的作战中清军由于平时战备不修,主帅叶志超怯敌畏战而节节败退.虽有如左宝贵等不惧强敌奋勇拼杀的忠勇将士亦难当敌锋,于大局无补.反观小日本的军队因深受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其作战意志和决心远超清军.陆战场败局已定. 17日,北洋水师和小日本的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进行了舰队主力决战,北洋水师大败,损失了五艘军舰超勇、扬威、经远、致远、广甲.而小日本未沉一舰!经此役后,北洋水师为保舰船再不敢出海寻敌决战从而拱手让出了制海权.龟缩在刘公岛的北洋水师幻想着依靠陆上炮台要塞来保住军港和舰队.但是陆战场的失败使这一切成为了泡影.小日本的陆军在击败了驻朝鲜清军之后长驱直入杀进了中国境内,从背后袭击了北洋水师的陆地要塞炮台,和刘公岛外的联合舰队遥相呼应对北洋水师形成了水陆夹击之势. 1895年二月十四日下午三时半,牛昶昞与小日本的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中将共同签订了<<威海降约>>.中日甲午战争(小日本称为日清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宣告结束.中国赔偿小日本白银两亿两并割让台湾及其所属之澎湖列岛等给小日本,以白银两千万两赎回被小日本强占之辽东半岛. 而对被小日本强占的琉球群岛此时更是无法置喙,(琉球列岛在被小日本强占之前亦是中国属国)只能听任小日本将琉球强行并入领土.从这时起朝鲜半岛正式沦为小日本的殖民地,成为了小日本窥视东亚大陆的跳板.固朝鲜则固辽东成了昨日黄花,东亚大陆的大门终于向小日本敞开了. 甲午战争使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塘又大大的跨进了一步.朝鲜半岛和台湾沦为小日本的殖民地.琉球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消失了.小日本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令其扩张野心急剧膨胀,不久之后就持刀跃马杀向了另一个老资格的霸权帝国沙俄.并且击败了这头北极熊!在东亚形成了以小日本为主导的新的格局.二战后由小日本主导的东亚格局被打破在美苏两霸的操纵下形成了现代的东亚格局. 可以说是甲午战争让小日本尝到了侵略扩张的甜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二战的战败.在此期间小日本从未停止过对周边国家的侵略与扩张,特别是中国.一场甲午战争影响深远,牵扯着这几个东亚国家的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