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努尔哈赤血战清河城:两万对一万,巧计破城关(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辽沈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战前斗智努尔哈赤谋定而动 
    为攻取清河城,努尔哈赤颇费了一番心思。
    针对清河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努尔哈赤在战术上做了准备。一改后金兵丁以先攻上城头为首功的奖励办法,改为以拆毁城墙记首功的办法。激励部下大练拆挖城墙的战术。准备了劝降和强攻两手。为了迷惑驻守清河城的明军,努尔哈赤在出征清河前,用声东击西之计,摆出要出击叶赫的架势,宣称,路过清河城,顺便割点草禾回去。
    努尔哈赤带领众贝勒、大臣及部队两万多人衔枚疾进,快到鸦鹘关时,又命两名大将分别领军插到辽阳和瑷阳之间,截断辽阳和瑷阳明军对清河城的增援。 
    明军坚守清河城有很清楚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得力大将坚守鸦鹘关,迟滞后金军对清河城的攻击,为各路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并可造成反包围之势,消灭来犯的后金军队;中策是在清河城的四周山上派出伏兵,或邀击敌人,或作疑兵之用,与清河城互为犄角,也可为各路援军的到来赢得时间;下策是孤守清河城,死待援军。这是清河建城150多年来形成的战略共识。
    特别是坚守鸦鹘关,更是能否坚守清河城的重中之重。鸦鹘关包括三道关——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每关相距大约一里,依险而建,而扼守冲要。三座雄关,依次递进,互相依托,彼此呼应。 4年前,明朝都御史翟凤翀来清河城巡视时,就再三告诫邹储贤:“鸦鹘关守住,清河城才有易守难攻的地利;鸦鹘关失守,清河城就变得易攻难守了——地利的优势将转变为劣势了。 ”
    翟凤翀临走又反复叮咛邹储贤:“一旦有战事,你若孤守清河城,准会面临绝境;要是在鸦鹘关以重兵防守,与敌作战,清河城将万无一失! ”
    在得知努尔哈赤率军来攻时,邹储贤手下的游击将军张旆和守堡官张云程都建议邹储贤派重兵坚守鸦鹘关,再派一支伏兵埋伏在清河城的山间,但都被邹储贤拒绝。
    纵观清河城大战,本来明和后金各有优势。明军的优势最为明显,地理上有鸦鹘关为屏,四围有高山可伏兵接应;守城有坚城高墙的险要可凭、有火枪火炮等先进武器可倚仗;援兵有叆阳的驻军可待、有辽阳的守军可望。
    努尔哈赤的优势有三:一是精于野战的军队;二是精干而富于进取的统治体制,三是一种谋定而动的缜密计划。
    因为人的原因,明军的优势丧失殆尽,只剩下一个清河坚城。
    后金的优势得以凸现。
    戚继光说:“大战之道有三:有算定战,有舍命战,有糊涂战。”清史专家阎崇年由此评价清河之役:努尔哈赤打的是算定战、舍命战、明白战;明朝方面打的却是失算战、糊涂战,终以舍命而失清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