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1894.9.17——重返大东沟(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北洋文库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开战
    12英寸主炮发出了巨大的响声,使没有作好准备的人们立即觉得自己的耳朵好象失聪了。灼热的冲击波带着发射药爆炸的火光和白烟冲出炮管前端,同时夹带着令人窒息的火药味。炮架被射击带来的巨大后坐力推上阻退斜坡,水压制退机也同时起着抵消后坐力的作用。但这时,没有多少人在注意它们,而都在翘首等待着第一发炮弹的射击效果。十秒钟后,还没等这发炮弹爆炸,右后方400码处的“镇远”号主炮也响了,大股的白烟同样徐徐升腾,这一炮发出的响声甚至使有些外行误以为是刚才射出的炮弹的爆炸,但是却不见火光或水柱。又过了两秒钟后,他们才看到这发炮弹在水中爆炸激起的近百米高的白色水柱,它没有击中目标,这并不出乎意料。这发炮弹带着尖锐的啸声,从右前方向左后方掠过“吉野”号的甲板,并在她的左舷仅百米处爆炸。桅盘上的了望员立即报告:“打远了!”这发炮弹的爆炸声直到十六秒钟后才传回到“定远”号上,只是那个时候,这细小模糊的空气振动早已被北洋舰队各舰主炮齐鸣的巨响所吞没。
    丁汝昌站在飞桥上兴奋地观察着第一轮齐射的情况。映入他眼帘的,首先是分明的色彩:中国战舰是深灰色的,日本则是白色的,这样二十多只钢铁怪物在碧绿色的广阔海面上排成整齐的队列,缓缓地推进,舰队上空弥漫着黑色的煤烟,还有战舰悬挂的各色旗帜迎风飘扬。而伴随着主炮发射的巨大轰鸣声,北洋舰队的各艘战舰发出炽热的橘红色火焰和大股白色棉絮般的烟雾,随着海风向军舰的右舷飘散,日本军舰的附近很快出现了一道道冰雪般洁白的水柱。突然,日本本队尾队的一艘军舰被击中了,爆发出可怕的红色烈焰,北洋舰队中立即爆发出了欢呼声。
    而四、五千米外的日本军舰上,舰员们还没有获准开炮,北洋舰队的重炮弹不时地落在附近,激起的庞大水柱,令每一个看到或听到它的人都觉得毛骨悚然,并胡思乱想起来。大多数的水兵们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海战,演习的时候也只打过靶子,却从来没有离致命的炮弹如此近过。伊东祐亨还在等待,因为自己舰队的大口径炮数量不足,而旗舰“松岛”号那门该死的又大又笨的320毫米炮进行操瞄又显然费了很长时间。12点53分,“松岛”号终于在离“定远”号3500米的距离上开炮还击了,同样也不出意外地偏离了它的目标。
    中日舰队的炮战终于开始了,算起来这还是蒸汽机作为战舰动力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海战,想到这些,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海军少将就有深深的激动。7月25日,中日战争在自己的一声令下中开始,而现在,他也将指挥第一游击队对中国人实施最残酷的打击。他已经命令第一游击队把航速提高到14节。12点55分,坪井航三又下令:“在适当的时间可以开始炮击。”同时,“吉野”号的150毫米和120毫米管退式舰炮开始以极高的发射速率向3000米外的“超勇”、“扬威”号倾泻弹雨,第一游击队四艘巡洋舰随即全部开炮。
    中午12时55分在“西京丸”舰上拍摄到的海战照片,照片中左侧为北洋舰队,估计左起依次为“经远”、“致远”、“广甲”、“济远”。右方为日本舰队,左起分别为“松岛”、“千代田”、小型汽艇、“严岛”、“桥立”。
    本队的第三艘巡洋舰“严岛”号也在12点55分开始炮击北洋舰队,而几乎与此同时,“松岛”号的320毫米主炮塔上部爆发出一声炽烈的爆炸,“定远”号发射的一枚6英寸炮弹击中了它,使两名炮手受伤,主炮水压管破裂,使舰炮俯仰和旋转失灵,炮长立即命令机械师和水兵抢修。
    日本舰队从西南向东北横过北洋舰队前方,进入攻击位置的各艘军舰依次开炮。12点58分,“桥立”号巡洋舰开炮,1点整,“千代田”号巡洋舰开炮。日本舰队各艘战舰都装备了大量的管退式火炮,火力相当密集,北洋舰队的队列里水柱和爆炸一下子增多了。“定远”号和“镇远”号作为帝国海军的骄傲,早已被日本人恨透。当第一游击队在战场的最北面向“超勇”号、“扬威”号逼近的时候,本队就集中火力,炮轰这两艘中国战列舰。由于北洋舰队一直奉行“舰首面向敌军”的基本战术,所以,刚才根据丁汝昌的命令,全舰队向右齐转了四度。
    “浪速”舰装备的150mm管退式速射炮。管退式速射炮自19世纪90年代装备海军以来,使得火炮的射速相对于旧式的架退式火炮有了极大的提高。甲午战争前,日本军舰装备了大量150mm、120mm口径的管退速射炮,而北洋舰队由于连续四年的发展停滞,只有“广乙”、“广丙”舰装备了5门江南制造局生产的120mm管退速射炮。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装备的这种火炮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丁汝昌的耳朵里虽然塞着棉花,但日本炮弹尖啸着掠过的声音和在战舰前后爆炸的巨响还是强烈地刺激着他的鼓膜。“定远”号的炮火也十分猛烈,夹带着浓浓的火药味的射击烟雾不一会儿就已经包围了整艘战舰。他站在飞桥上,可能正举着一具单筒式望远镜透过白烟观察三公里以外的日本军舰,突然,一发炮弹刚好在他的身边爆炸,强烈的冲击波将他掀翻,身体左侧重重地跌回到甲板上,脚又突然被断裂的铁木夹住。丁汝昌眼前顿时一黑……
    刘步蟾在装甲指挥室里听到了爆炸声,并可能有带着火星的碎片从上面掉落到指挥室里,既而,他又听到了水兵们的嘈杂声,并有人着急地报告:“丁军门受伤了!”他立即爬到飞桥上,丁汝昌脚被夹住,身体动弹不得。更致命的是,刚才那发炮弹造成了局部火灾,丁汝昌的衣服被烧着了,两三个水兵忙碌着为他灭火,但火焰已经灼伤了他的右臂和右脸。由于这枚小口径榴弹的威力有限,火灾不算太大,很快就被扑灭了。刘步蟾于是命令军医赶快为丁汝昌包扎,并让水兵们把夹住丁司令的铁木搬开,然后又让他们马上把他抬到第二甲板舰首的医院里去。日本人的榴弹又接连在丁汝昌的身边爆炸,搀扶着他的两名水兵竟然先后被炸死。丁汝昌现在应该意识到自己刚才站在甲板上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在医院里接受了包扎,但刚一包扎完,他就立即强烈地要求重返战场。水兵们把他扶到连通舰首和主炮塔的甲板室里,在这条长长的走廊上,安装有起锚绞盘的蒸汽驱动装置等设施,还有向前副炮塔运送弹药的人员来来往往。丁汝昌就坐在这儿,鼓励他的官兵们奋力战斗,这就是他这位舰队司令现在所能做的一切了。
    “定远”号祸不单行,在距离日本本队大约3000米的时候,一发榴弹竟然鬼使神差地打在了她悬挂司令旗的前桅上,在上桅盘的下方位置猛烈爆炸,将这具直径约一米的“空心圆筒”当场打断。前桅上部带着可怕的钢铁挤压变形的声音掉下来,砸在甲板上,然后滑进海里,很快沉没,桅盘上包括候补军官史寿箴在内的七个人和一尊格林炮(Gatlin gun,一种轮转式五管机关炮)随着巨大的桅盘一同沉入大海,无一幸免。紧接着,一发小口径穿甲弹又击中了她的一根蒸汽管,还好没有把它打断,否则“定远”号的航速必将大受影响。
    丁汝昌的受伤和“定远”号桅杆的断裂,对北洋舰队来说无疑是个灾难。他们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甚至无法从他们的旗舰那里获得信息。但是我们不知道丁汝昌为什么不在战前指定他的代理司令和代理旗舰,甚至就是他受伤以后,他也还有机会让刘步蟾或者汉纳根替他指挥舰队;而“定远”号一直用来悬挂信号旗的后桅横桁又受到了什么影响,以至于这艘庞大战列舰的旗语通信方式完全失灵?但是她还有其他的通讯方式,至少她还有立即指定“镇远”号作为代理旗舰的能力,可是一直到海战的最后她都没有能这样去做。而且,不幸的是,北洋舰队不止一艘战舰的信号索具在开战初期被摧毁,虽然很难想象,但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舰队管退式舰炮和机关炮的威力和运气,这使得胜利的天平急剧地向他们这边倾斜。汉纳根曾经在战前抱怨北洋舰队的旗语密码很容易被破译,而谁能想到海战仅仅进行了不到十分钟,他战前的深思熟虑就成为了废话。
    日本旗舰“松岛”号在北洋舰队炮手们的眼里,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靶子,她拥有旗舰的身份却没有相应的防护能力,北洋舰队大量装备的150毫米副炮就可以打穿她那125毫米厚的装甲甲板,而在210毫米、260毫米和305毫米穿甲弹的轰击下,这样的装甲甲板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而且,设计她的法国工程师白劳易(L. Bertin)为了容纳下更多的120毫米炮而采用了古老的舷腰炮房的设计,导致这两块第二甲板前端的船舱成为极不安全的地方。1点04分,北洋舰队的一发炮弹从左舷炮廊的天花板上砸下来,直接撞在第七号舰炮的炮管上爆炸,这尊几吨重的炮管竟立即脱离耳轴和炮座,向后弹飞,炮盾则被炸得粉碎,抛进海里。巨大的爆炸将炮廊靠舰舷一侧的墙壁和天花板炸破,形成了一个长宽五、六米的大窟窿,三名炮手和一名信号员当场死伤,燃起的局部火灾很快将破损不堪的舱壁熏黑,那些附近的炮手望着那门弯曲了的炮管和熊熊的火焰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幸好这时“松岛”号正在用右舷的火炮轰击北洋舰队,在左舷工作的水兵并不多,否则后果显然将会更加严重。
    1点05分左右,中日双方的炮战达到了最激烈的程度。这是因为开战前双方舰队都已经从弹药库里提取了大量的炮弹,码放在甲板上、火炮的旁边,虽然这样做容易造成弹药连锁爆炸的灾难,但却能够使海战初期的火力密度变得很高。而且在这时,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很近,大部分的军舰都已经开炮。射程比较近的“哈乞开斯”(Hotchkiss)、“诺登菲尔德”(Nordenfield)式小口径机关炮也开始轰鸣,虽然在这样的距离上,它们能发挥的作用还很小。原来澄澈的海天开始变得污浊。尤其是在战场的北面,第一游击队在靠近到“超勇”、“扬威”号2000多米后开始采用“T”字阵形,横向开过这两艘姊妹舰的前方,用大量的舷炮进行打击。“超勇”号和“扬威”号与作为“帝国精锐”的第一游击队相比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但她们还是以极其顽强的毅力对抗着猛烈的进攻。她们装备着10英寸(254毫米)的前主炮,巨大的威力也使人望而生畏,虽然因为军舰、火炮式样的陈旧,平时的训练、保养欠缺以及平均不到一秒钟就落下一发的日本炮弹的干扰,但还是能以极慢的发射速率发挥它的作用。距离她们最近的“来远”号装甲巡洋舰、“靖远”号加护巡洋舰也努力地开炮帮助,使第一游击队的进攻也受到了极大的阻力。1点08分,“超勇”或者“扬威”发射一发炮弹落在“吉野”号的后甲板上,引爆了码放在那里的一堆榴弹,巨大的爆炸震动了整艘战舰,带着通红火焰的爆炸碎片四散飞落,形成了一朵美丽而壮观的节日礼花,海军少尉浅尾重行与一名水兵在礼花中殉葬,另有九人受伤。爆炸还引起了大火,军舰尾部拖出一道黄色的烟带。消防员扑向后甲板,用手中的消防水龙头对抗火魔,整个后甲板乱作一团。
    几乎与此同时,第一游击队第二号巡洋舰“高千穗”的军官室被击穿,炮弹在右舷后部撕裂了一道大口子,还在76毫米厚的装甲甲板上留下了三个大洞。军官室里的豪华陈设不复存在,床、木板、衣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成为燃烧的碎片。军官室的旁边是发射药包库,一名管理发射药包库通风的工作人员被打得流出了肠子,痛苦地在地上呻吟。而且,发射药包库的门没关,如果发射药被引燃,哪怕只要一小粒火星,“高千穗”号的下场就是:被惊天动地的爆炸切掉尾部,然后带着300多条生命,在几分钟内沉入大海。所以现在“高千穗”号的水兵心中,大概不是劫后余生的喜悦,而是死而复生的疯狂了。然后,第三号舰“秋津洲”的第五号炮位在北洋舰队的炮击中中弹,永田廉平大尉等五名官兵被炸死,九人受伤。第四号舰“浪速”的1号主炮塔下方的水线部位被洞穿,使舰体少量进水。“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反复用纳尔逊(Horatio Nelson)在1805年特拉法尔加(Trafalgar)海战中喊出的名言“帝国兴衰在此一战”鼓励自己和部下(11年后,作为联合舰队司令的他在对马海峡再次喊出纳尔逊100年前的这句名言,并一举歼灭了俄罗斯帝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