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个决策根本没有考虑满清政权的问题。拿下北京后,李自成大军便处于与满清对峙的第一线了。明朝没有军队能威胁你李自成,满洲八旗可不是吃素的。但襄阳决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与满清军队作战的问题。 襄阳决策归根结底是中国农民那种故土难离、衣锦还乡的传统思想的反映,也是封建社会政治人物登基坐龙椅、过皇帝瘾的传统思维的反映。 当时,李自成由于已经打垮了明朝北方的大部分精锐部队,所以对以左良玉为首的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根本没放在眼里(左良玉多次败在他手下),认为只要打下北京,明朝的其它地区都可以通过传檄而定方法解决。 由于李自成军队长期在内地与明朝官军作战,对满清政权及其野心不甚了解,对于八旗军的战斗力也没有切身体验,所以,当时忽略了满洲八旗的威胁,虽然情有可原,但确是一个重大缺憾。 从襄阳决策可以看出,李自成不是帝王之才,辅佐他的智囊团队也没有萧何、张良、刘伯温那样的人物。 比起李自成,张献忠就更差一个层次了,他最多就是个割据称王的料。 四.李自成打下北京,推翻明朝 1643年9月,李自成在河南汝州打败明朝兵部尚书孙传庭的军队。10月初,李自成破潼关,击毙孙传庭。10月11日,占领西安。随即,李自成分兵三路,很快就占领了陕西、甘肃、青海的广大地区。 1644年春节,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宣布建国,改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紧接着,在1644年2月,李自成率大军渡黄河进入山西。大顺军兵分两路,李自成率军经大同、宣化向北京进发,刘宗敏率军经固关、真定、保定北上。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只在宁武关遭遇顽强抵抗,但很快被大顺军击败。3月15日,李自成破居庸关,17日,与刘宗敏会师北京城下。 3月17日,大顺军开始向北京城发起进攻。至18日夜,攻破内城。19日凌晨,明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杀,明朝统治宣告结束。 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率军由德胜门进入北京,入紫禁城。 五.满清政权向关内进军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满清统治者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当时皇太极已死,由其幼子福临继位,其弟多尔衮摄政。多尔衮立即集结军队,迅速向关内进发。 满清政权早已看透明朝腐朽没落,必然灭亡,早有入主中原之意。只不过他们原先只想恢复原金国统治区域就行了,并没有打算统一全中国。为了实现入主中原的野心,清统治者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松山之战,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战败被俘,绝食以求速死。皇太极为了收降洪承畴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让他最宠爱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皇太后)前去劝说洪承畴。洪承畴投降后,皇太极对他恩礼有加。许多满洲贵族对此很不理解,皇太极解释说,我们进入中原,就象一个人在黑夜里走路,根本辨不清方向。洪承畴就是一个给我们照路的灯笼。 明朝悍将祖大寿,一直与满清为敌,对满清多次降而复叛。松山之战,明军全线战败,祖大寿再次投降,皇太极为了笼络明朝辽东地方实力派,对祖大寿依然十分宽待,祖大寿感恩,再没有复叛。满清还通过他与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联系(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皇太极还曾亲自致书吴三桂劝其归顺满清。 洪承畴与李自成打过仗,了解其情况。满清统治者在洪承畴等人的帮助下,正一步步向其既定目标迈进,而李自成对此却浑然不知。 六.李自成政权进京后的作为 进入北京后,李自成及其部下??其它地方可以传檄而定。许多人开始忘乎所以。 刘宗敏等人已经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牛金星则八抬大轿遍访同乡,大宴宾朋,俨然太平宰相模样。 按照既定政策,大顺政权对明朝官吏富户,按其等级规定银两数目,勒令其输银助饷。违者施以重刑。李自成在北京还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机构,由刘宗敏负责追赃助饷。前后共得银七千万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