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八月一日)①授载垣、穆荫为钦差大臣,便宜行事,办理条款章程。②英法联军到达通州南20里张家湾。 9月16日(八月二日)①谕载垣等,英使所请各条均予允准,入京换约所带兵数,每国不得超过400人。②额尔金、葛罗照复载垣,同意在通州会谈。 9月18日(八月四日)①清晨,巴夏礼复见载垣,要求撤走张家湾清军。态度狂悖。②咸丰下诏,悬赏杀贼。③僧格林沁将巴夏礼等39人于张家湾截获。④英法联军(约3千5百人)大败僧格林沁部(约2万人),清军退至八里桥。通州失陷。⑤载垣、穆荫等自通州回北京。 9月19日(八月五日)威妥玛到达通州,要求释放巴夏礼等人,声称否则将进攻北京。 9月21日(八月七日)①英法联军进攻八里桥,再败僧格林沁、胜保、瑞麟等。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一仗(法统领孟达班以此功封八里桥伯)。②载垣、穆荫被撤去钦差大臣职务。授恭亲王奕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督办和局。③恭亲王奕照会英、法二使,即派员面议和局,请暂息干戈。④北京城内人心惶惶。 9月22日(八月八日)咸丰帝自圆明园逃往热河,命吉林、黑龙江兵折往热河护驾。 9月23日(八月九日)①以文祥署步军统领,布署京城守卫。②额尔金、葛罗照会恭亲王,以释放巴夏礼等人为停战议和条件。③恭亲王照复额尔金、葛罗,以兵船退出大沽口为释放巴夏礼等人条件。④北京前三门关闭,官眷商民人等,纷纷出城逃避。 9月24日(八月十日)英军大队到达通州。 9月25日(八月十一日)①额尔金、葛罗照会恭亲王,如于十五日前送还被获员弁,接受全部条件,联军停止前进,否则一定夺取北京。②被拘之英太晤时报记者Bowlby死于北京。 9月26日(八月十二日)①俄公使伊格那提也夫与额尔金、格兰特于张家湾会晤,提供北京详图。②英法联军进至北京朝阳门外。③命将巴夏礼妥为看管,如英、法攻城,即将其正法。 9月29日(八月十五日)①恭亲王照会额尔金、葛罗,请退至张家湾一带,即定期盖印画押,将被获人员送还。②巴夏礼、罗亨利自刑部狱移至德胜门内高庙,应恒祺之请,致书额尔金,称恭亲王人甚明白,中国相待亦好,暂缓攻城。③陕西巡抚谭廷襄奏获外国传教士,命解回广东。 9月30日(八月十六日)①额尔金、葛罗照会恭亲王,前限之期已满,已知照两国将军用兵。②恭亲王照会额尔金、葛罗,若用兵力威迫,两国在京之人,亦必难保。③谕令恭亲王等相机而行,以期抚局速成,及早回銮。④咸丰帝抵热河行宫。 10月1日(八月十七日)恭亲王再请英、法军停止前进。巴夏礼,罗亨利亦报告平安。 10月2日(八月十八日)①额尔金、葛罗复恭亲王,在巴夏礼等未释回前,停止一切谈判。②恭亲王等奏,抚局难成。诏命不必待其攻城,即将巴夏礼等全行送还,以期罢兵换约。③命官文、胡林翼派兵北上,并命绥远城将军、盛京将军、陕甘总督及山东、河南、山西巡抚赴京应援。 10月3日(八月十九日)①额尔金、葛罗照会恭亲王,立刻简派委员,商定用印画押事宜,并送回被禁人员,即止兵前进。②英军6千人进抵张家营。 10月4日(八月二十日)谕令文祥驻北京城外与恭亲王商办抚局,胜保进城布置防务。 10月5日(八月二十一日)法军增援到八里桥,合英军分左右翼前进,逼近京城。 10月6日(八月二十二日)①恭亲王照会额尔金、葛罗,允即送还巴夏礼。并令巴夏礼致书额尔金止兵。②英、法军败僧格林沁、瑞麟于北京安定门、德胜门外,攻占圆明园,大肆劫掠,并放火焚烧殿宇民房。恭亲王等逃往常新店(今长辛店)。 10月7日(八月二十三日)①额尔金、葛罗照会恭亲王,要求立即释放巴夏礼等,并交出北京一城门,否则开炮攻城。②英法军及匪徒抢掠清漪园。③恭亲王照会额尔金、葛罗,质问其既许还巴夏礼,何以并不止兵。 10月8日(八月二十四日)①留京王大臣将巴夏礼等8人释返英营。②英军及匪徒继续抢劫圆明园。③英法联军抢掠静明园。 10月10日(八月二十六日)①英军统领格兰特、法军统领孟达班照会恭亲王,限于10月13日午前交出北京安定门,否则即将京城攻开。②诏促绥远将军成凯、陕甘总督乐斌等星夜驰援。 10月11日(八月二十七日)英军统领格兰特公开拍卖英军在圆明园抢劫的物品,出售所得及抢劫现金共约9万3千金元。 10月12日(八月二十八日)①又释出9名被拘之英、法人。②留京王大臣派恒祺前往英军营,允于明日午刻,开安定门。③恭亲王奕照会葛罗,抗议焚掠圆明园。④以圆明园焚抢未能救护,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大学士瑞麟革职。 10月13日(八月二十九日)北京安定门正午开放,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外城。 10月14日(九月一日)①恭亲王等由芦沟桥回至北京西便门外。②额尔金致函葛罗,谓巴夏礼等遭受苛暴,圆明园应于拆毁,另要求赔偿30万两,并于天津立碑昭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