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桂林市芦笛岩附近的大岩内保存的一则明代壁书。此壁书记录了韦银豹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攻入桂林城时的情形。资料图片 明代的古田县,位于今永福、临桂、融安、鹿寨4个县之间,县治在今永福县的寿城镇,距广西省城桂林仅80公里。明朝中期,这里发生了一次持续五十余年的壮族人民起义。韦银豹便是这次起义最杰出的领袖。 出生乱世,官逼民反 韦银豹(1496~1571年),古田县凤凰村(今属永福县永安乡)人,壮族,世代家境贫寒,祖父、父亲均以打长工和行乞维生活。 16世纪上半叶,正是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明朝中期。地处南疆的广西各族人民,更是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苦。当时,以皇族靖江王为首的官僚、地主和土官朋比为奸,强占民田。壮、瑶等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韦银豹的家乡——壮族聚居的古田县,更是一片萧条,生灵涂炭。这里流传着一首反映官逼民反的歌谣:官府捉丁守石城(石城,古田县隘口之一),孤寡老幼难逃生;差役多,捐税重,不杀官家活不成。 韦银豹的父亲韦朝威,是明朝中叶“古田壮人起事”的先行者。弘治五年(1492年),古田、马平(今柳江县)一带发生了特大饥荒,官府仍强迫农民交粮纳税,百姓不堪忍受。于是,韦朝威联络覃万贤等率众反抗,举义反明。弘治八年(1495年)一举攻占古田县城,占据古田二十六年,号称“广福王”。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韦朝威率领起义军攻打雒容(今鹿寨县)县城,失利撤退。由于孤立无援,陷入重重包围,兵败被俘。韦朝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惨遭杀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