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江宁城内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共集结了近2万人。在郑成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江宁清军的防守已经得到大大加强,并具备了反击能力。双方力量的天平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反击 七月廿三 决战 清军分4路围攻幕府山 数千郑军跳江逃生 郑成功意识到了局势的危险,他放弃攻城,将军队收缩于城北高地,准备依托幕府山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背靠江边的庞大舰队,抗击清军。 可是,由于刚打了败仗,郑军并没能在幕府山一带建立起完善的防御体系。各部彼此距离过大,既会留给对手以绕道偷袭的空间,也不利于及时增援。还未开打,就已难有胜算。 七月廿四,清军江宁最高指挥官喀喀木将八旗军和绿营军混合编队,陆上分为3路,水上另有1路,杀出城去,与郑军作最后决战。其具体进攻方向如下: 第1路清军,从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西北6个方向围攻幕府山郑军主力。 第2路清军,从西面攻击幕府山。 第3路清军,从北面进攻幕府山,并伺机焚毁长江上的郑军船只,切断其退回江边的通路。 第4路清军,从水路出发,由提督管效忠率领,攻击郑军江面上的船只。 清军首先以火炮轰击郑军营寨,紧接着便直接展开冲锋,骑兵也都下马步行作战。山上的郑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防御工事也未完善,很快就败下阵来。 不到半天时间,郑军多处营寨阵地相继被清军攻破,剩下的人马纷纷向江边溃散。郑军水师指挥黄安所部一面拼死抵抗,一面掩护岸上逃来的败兵和随军家眷们撤退,先后从水中救起数千名跳入江中逃回的郑军士兵。激战中,郑军水师共损失了大小船只500多艘。但他们最终抵挡住清军的水上攻势,掩护残余陆军撤到船上,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 当天夜里,郑成功下令全军退往镇江。江宁围攻战就这样以郑军的惨败告终。 经过七月廿三、廿四两天激战,郑成功军的前锋镇、左先锋镇、援剿右镇、后劲镇、前冲镇、宣毅左镇、左武卫、左虎卫等陆军部队先后被重创或歼灭,其他部队也有多少不等的伤亡。以每个镇的人数为2500计算,郑军的损失至少在2万人以上。同时,还失去了提督、镇将等高级将领多人。可以说,是郑成功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清军在江宁之战中获得全胜,但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管效忠、梁化凤等清军将领都感慨,郑军是自己一生征战中遇到的最强对手。 决战 七月廿四 打败荷兰舰队 收复台湾岛 郑成功军在江宁城下战败后元气大伤,船队向东退去。不久前占领的瓜洲、仪征、镇江等地也先后弃守。江宁清军起初在后方紧紧追赶,但因缺乏战船,鞭长莫及。七月廿八,在收复镇江之后就撤回了江宁。 八月初八,当郑军撤到崇明岛附近时,郑成功决定先夺取崇明县城作为根据地,再派人去厦门等地调取援兵,以图再攻江宁。但崇明之战中,郑军士气不高,不善攻城的弱点再次暴露。初九,郑军乘坐2000余艘船只抵达崇明,分20路登岸。当时守城的清军只有绿营军3000人,他们施放火炮、弓箭,给郑军重大杀伤,还主动出击,缴获了郑军的多门红衣大炮。郑成功只好率船队离开崇明,从海上向南退去。九月初七,返回厦门。 兵败江宁,让郑成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陆战之短,此后也不再把大陆视作进军的主要方向,为寻找更巩固的抗清基地,他将目光投向了与金门、厦门隔海相望的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东渡台湾,并在次年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收复台湾。 南明最有力量的郑成功大军没有能够抓住机遇光复南京,彻底失去了光复汉族政权的最后机会。但是,郑成功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并大力开发台湾,成为海峡两岸都十分推崇的民族英雄,亦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反击 清军的目标是仪凤门 郑军猜到却没当回事 要反击,必须选择一个主要突击方向。清军将领们商量后决定,以江宁西北方向的仪凤门外的郑成功军大营为攻击目标。一旦在此地得手,就能乘胜直取郑军后方大营。这是一个险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江宁城防将一溃而败。 就在清军在城中厉兵秣马之时,一直在城外按兵不动的郑成功也终于有了攻城的打算。他传令各将,定于七月廿二以放炮为号全面攻城。 但七月廿一,江宁城里的郑军密探却给郑成功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清军已经兵马齐备,不久就会出城突击郑军。这个情报来得太及时太重要了。郑成功得报后,对清军反击出城的主攻方向的判断也十分准确,即仪凤门方向。按说形势发展至此,郑成功已胜券在握了,按理应将计就计,重新筹划。可惜的是,郑成功居然重视不够,只将左提督翁天祐部调往仪凤门和旱西门之间,以便随时对两个方向进行增援,其余仍按原部署不变。同时,他还放弃了原先拟定的七月廿二攻城的计划。也就是说,郑军作战企图已由攻转防。 七月廿三,清军终于开始筹划多日的反击行动,集中部署了优势炮兵兵力,以火炮集中轰击郑营,很快压制住对方的火力,郑军火炮大多被击毁。郑成功听到炮声,知道清军已大举出动,便命令左提督翁天祐部前往救援。但为时已晚,郑军前锋全军覆没。 清军在突袭得手后,因后续力量不足,未敢乘胜追击,而是撤回了城内。这是老天给郑成功的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