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东西方文明的差距尚未拉得很开,咱们的大明朝,世界上尚未出现可以轰开其国门的势力。然而绵延数千里海岸线是不可能禁锢的住的。明政府禁止海上贸易和运输,就必然出现大规模的走私船队,因为利润极大,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冒险家也纷纷带着他们的武装船队加入这个冒险的队伍。他们常常在明政府势力所不能及的东南岛屿上集结,发展到后来,每天游荡在中国沿海附近的大小船只常常都在1200艘以上。在这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庞大海上武装中,没有法律制约,全是一些亡命之徒,所从事的营生也不可能仅限于走私一项,这不可必免地催生出海盗集团,其中一些势力最大的中国籍武装商船的大船主,他们往往也同时是海盗集团的首领。为了在与明政府海防军的冲突中能占上风,他们往往与战斗力极强的来自日本列岛的武士、浪人、散兵游勇联合。因为明军一贯对倭寇畏惧的缘故,故袭击沿海的中国籍海盗习惯上也与他们的日本同伴着同样的装束,以威慑明军;另一种说法说,之所以打扮成日本人,是因为能迷惑明政府而不至连累到他们在国内的家人。这便是明朝中叶的"倭寇"的来历,它已不同于元末明初时期的纯粹由日本浪人组成的海寇,其名为"倭",但实际上一支倭寇部队里,约占七成的是中国人。这已不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海盗了,普通海盗所到一地,呼啸而来,掠掳一尽后呼啸而去,而倭寇除了掠掳外,还袭击州府,围攻城池,甚至组织生产作长居久计,直接威胁到明政府的安全,所以称之为"盗"也不尽然,称之为"寇"比较贴切。 大明朝到了嘉靖年间,已经蹒跚走到它的中晚年了,拥有号称200万常备军每年消耗巨大军费的大明国防军,其实武备松驰,装备陈旧破烂,组织松散,军纪败坏,士气涣散,并且由于政治和文化上无可挽回的沉疴,也使得重振武备成为不可能,所以实际上这支遍布全国的庞大军队,其大部分部队的战斗力比田间耕作的乡农强不了多少。长期以来,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明军在与数量少得可怜的倭寇小分队作战时,频频被击溃,而后相互挤踏而死。倭寇之酷,摘【明史】上的一段记录可作为形容:"……自杭州北新关西剽淳安,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过泾县,趋南陵,遂达芜湖。烧南岸,奔太平府,犯江宁镇,径侵南京。倭红衣黄盖,率众犯大安德门,及夹冈,乃趋秣陵关而去,由溧水流劫溧阳、宜兴。闻官兵自太湖出,遂越武进,抵无锡,驻惠山。一昼夜奔百八十余里,抵浒墅。为官军所围,追及于杨林桥,歼之。是役也,贼不过六七十人,而经行数千里,戮战伤者几四千人,历八十余日始灭,此三十四年九月事也。"这段故事很著名,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 在嘉靖年间众多的抗倭将领中,要把他们的事迹一一都作个介绍无疑是件很费力的事,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戚继光、俞大猷,也有历史上出现不是很频繁的朱纨、张经、王忬、卢镗、汤克宽等人。而我们的胡宗宪胡总督,他最突出的功劳便是诱杀倭寇中的中国籍大首领汪直(又作王直)、徐海等人,印象中台湾有部小说《草莽英雄》便是描述徐海等海寇头子的事迹,读过这部小说的朋友应该对他们不陌生。这些个在胡总督那个时代大大有名的倭寇首领,便都是中国人。起初不论是中国籍的海寇还是日本浪人,他们在小单位作战时组织严明,等级森严,采取日本军队的组织方式,无异于日本职业军队。从大处而言,他们又似乎是乌合之众,没有统一指挥和明确的目的。不过从后来汪直、徐海等首领轻易接受招安的表现来看,他们或许还有些长远点的战略目标,那就是通过与明政府军的作战来迫使明政府改变政策开放海禁,或者逼促明廷招安,并且让他们中的大首领如汪直、徐海等人成为中国军队的将领,这无疑比亡命海上、朝不保夕的日子更有诱惑力。 是年,不学无术的赵文华通过虚报战功升为工部尚书,又在老契爹严嵩的帮忙下取代了大臣沈良,兼任右副都御史,提督浙闽军务。赵文华也曾与倭寇作过战,但他是个衰人,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还连带着让胡宗宪也吃了一场大败仗。不过赵文化明知倭寇不好搞,还争着攘这个磁器活,冲着的就是手里有胡宗宪这个金刚钻,他的兴趣全在两浙、江淮、闽粤几省所征召的丰厚的军饷上,遂把除征发粮饷以外的所有军务很爽快地交到胡宗宪手上。 胡宗宪对倭寇也非一味蛮剿,在外交上也作过了些努力,曾请旨朝廷派使臣与日本政府建立联系,约束本国海寇。但此时日本正闹内乱,大概也就是日本传奇英雄信长正在发动一统诸岛的大内战的时代吧,中国自来外交上就是稀里胡涂的,根本不着其门,是以在外交上没起到什么作用。但从日本回来的使臣陈可愿却带来了一个倭寇中国籍首领汪直与其义子毛海峰有意归顺的消息。胡宗宪将此事上报,兵部的官僚们对此甚为谨慎,对汪直颇为猜忌,认为汪直希望明廷开市通贡的要求无异于是对朝廷的要挟,"其奸叵测",着令胡宗宪严加防备,并令转告汪直,要表示诚意,就得先灭了舟山群岛一代的诸倭寇的巢穴再说。其实这事如果明廷能处理的好,或许就是个简单解决倭患的机会。汪直等人要求招安做官,以冲州撞府来增加谈判筹码,就很有点当年梁山好汉逼招的味道。这本非难事,中国历代就有招贼为兵的传统,许多招降来的反政府武装到后来往往会成为国家支柱,朝廷干臣,如宋时的名将扬再兴,明末的郑芝龙,清末的丁汝昌等等。但汪直等人要求"开市通贡",就很可能是其最终悲剧的根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