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明末屯军自耕农化浅析(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铁血军事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军民、军地双方的共同作用下,军民地相互混占的现象愈演愈烈。发展到明末,连官方亦称“至今或以屯地而指民村,或以狡民而诡军户,因循日久,茫无可询”[50],毫无办法。 
    明初,大批军士的家属到经济、生活条件较好的卫所随住。由于卫所容纳能力有限,明朝政府曾几度下令在卫亲属除当房家小外一概回原籍听差。[51]但有大批亲属不愿回乡,纷纷移住到卫所附近地区居住,成为附籍或寄籍军户。在四川,“四川布政司左参议彭谦言:四川成都前等卫、雅州等千户所旗军,自洪武间从军,子孙多有不知乡贯者。今但正军、余丁一二人在营,其余老幼有五七人至二三十人者,各置田庄,散处他所。军民粮差俱不应办。乞行四川都司及抚民官勘实,就令各于所在有司附籍,办纳粮差,听继军役,庶丁粮增益,版籍清明。从之”。[52]这些人可以说是巧妙利用了余丁身份,为自己创造了最有利的局面,俨然是化外之民。彭谦提议获准,加强了对这些人的管理。但即便附籍,这些人也不安份。正统三年,四川清军官员取勘各府州县人户,结果发现“有三姓五姓十姓合为一户者”,于是命令他们“俱各另为立户,应当粮差”,[53]严禁合户附籍。现有科研成果显示,明代福建的军户有若干姓共用一姓合户立籍的现象,如福宁州孔、刘、谈、汤、贺等姓虚拟户名,詹、张、卓等姓以“全”为共同之姓,等等[54]。这种现象在四川军户中同样可能发生。前面所说的附籍人户中应该包括彭谦所说的军士家属。 
    尽管朝廷有严令,这些人却依旧如我。嘉靖时胡世宁的奏疏中仍称“(四川)大户或十数姓相冒合籍,而分门百十家,其所报人户不过十数小户”[55],可见朝廷政令并未得到贯彻。 
    允许附籍给清勾带来了麻烦,一些军户“一家或三五人、十余人,止用一二人寄籍有司,其余隐蔽在家”。兵部无奈,只好于景泰元年改弦更张,责令“不分年岁久近,除其该纳粮草仍于有司上纳,其人丁尽数发回军卫”[56]。但这时兵部和户部之间出现政策上的矛盾。户部于景泰二年制定的黄册攒造册式中规定“其军卫官下家人、旗军下老幼余丁,曾置附近州县田地,愿将人丁事产于所在州县附籍,纳粮当差者,听”[57]。这种政策上的龃龉直到成化十八年才统一为“凡有卫所之处,附籍军丁无粮草者,尽发原卫当差;有则户留一丁应纳。丁老及有他故,仍于本卫取回一丁顶户”,原无籍名有产欲报者亦准一丁附籍。[58]取消了绝大多数军户余丁寄籍附近州县的机会。 
    但到正德十六年,明廷又开禁,准许不足110户的里,“以附近流来有司、军卫人丁,及军民官员事故遗下家人子弟,寄居日久,置成家业者补入”[59]。可见,成化十八年的条例并未得到严格执行,仍不断有卫所军户余丁移居附近州县,置产治业。为不使其成为化外之民,明廷只好开禁。 
    由于军卫附籍制度的存在,大批富有的屯军或余丁乘机购置民田,成立游离于卫所和地方政府管理之外的寄庄,进而将附近屯田诡入寄庄。一些民户也不时避入寄庄以躲差徭。军卫佥派差役,则称已经附籍地方,承当民差;地方征派粮差,则谎称仍隶卫所,已有差遣。由于军民之间的相互利用以及管理系统上的问题,使寄庄问题成为明朝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尤以屯民田地错杂的东南地区为重,也因此为行政官员逐渐介入卫所事务提供了机会。 
    为解决在卫留住家属的生活问题,政府允许其垦种部分田土,且征税科则较轻,甚至“永不起科”。有余力的屯军本人也可在分地之外,另垦荒地。如永乐时规定“军官及军下舍人、家人、余丁自愿耕种者,不拘顷亩,随其开垦,子粒自收,官府不许比较”。[60]正统元年奏准,“陕西军余地亩如民田五升起科,月粮仍旧官给。其屯田正军该纳余粮六石,余丁地亩亦科如民田。”大同、宣府边卫亦如例实行[61]。正统七年,令自开垦荒田每亩纳粮五升三合五勺 [62],等等。科则不一使屯军开垦荒田的积极更高,兼之分地与新垦田土一般较近或相连,使屯军有机会混淆分地与垦荒地之间的界限,将分地占为己有,或与贫瘠余地置换。更有甚者,故意把分地抛荒,舍此就彼,等待政府发布新的垦荒命令,然后在复垦,谋取轻则科则。另外,正军、军余所开垦的余地允许典卖转让,致使屯地也被逐渐纳入典卖的行列,给清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以宣州卫为例,洪武时,屯田正军人给40亩,“岁征其半,余存自食,谓之原额……法惟承佃,不得易卖”[63]。“宣州卫田溢于军,本多芜没。其后荐经垦辟,科税转轻,故有起科、改科、今清之目。官舍军余于法皆得领佃,私相买卖。然其为屯田,一也。”[64]到嘉靖时已经是“原额屯田多为豪强兼并”[65],难于清理。 
    宣德以后,由于操军大量逃亡、国防形势的变化以及漕运的需要,大批屯军被征调操备或转为漕运军,原种屯地转归余丁合法耕种,事易时移,到明中后期甚至产生“正军充伍,余丁拨屯,例也”[66]的说法。余丁下屯,既代种正屯,又自种余地,更便利了对屯地的隐占置换。 
    与屯田被屯军逐渐隐占为私有相伴而生的是屯地私相典卖的盛行。典卖之风盛行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由于贫富分化,富户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丁,贫户人丁寥落,无力耕种,典卖尚可稍有收益。正统以后,由于军士逃亡现象日渐严重,强壮屯军被大量抽调从事守城操练,家口较少的军户只能把屯地交给妇孺耕种。“屯田虽设,率以付老弱妻孥,既不能执耒秉锄,又不能具牛种,则佃之他人,否则弃为污莱”[67]。正统以后屯田子粒改折征收的地区愈来愈多,相当多的屯军或者由于改调别差,或者另有生财之路而离开土地,转入城市生活,原领屯地只好典佃,时间久远者甚至“漫不知伊田所”[68],结果领佃者趁机进一步典卖,致使田主不清,纠纷从起。二是由于屯田在法律上“有典无卖”,买主要冒一定风险,因而有意压低屯地价格。以湖广为例,“民间交易三十亩之价可得七八十金;军曰有典无卖,价只二十金以下。[69]”地价低廉,又可以借机躲避差役,自然大受富裕民户欢迎。第三点,也即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官豪的欺压和侵夺。屯军无力抵抗,只好卖掉田地,一走了之。对此史籍中的记载颇多,无需赘述。 
    屯军有典卖田地的现实需求,腐败的明朝政府也在一旁帮忙。本来屯田地土和民间土地一样有相应的册籍存档,可供调阅,但由于管理不当,到成化间已经是“各都司卫所原行文卷多有朽烂,间有存者,旋复改洗,以致无籍,官旗人等乘机作弊”[70]。一些卫所的鱼鳞册虽然保存了下来,由于害怕得罪官豪之家,往往也是像陕西诸卫一样“宁匿而不出”[7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