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战争洗礼下的明末女性:从惨遭蹂躏到自觉抗争(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历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战乱使受尽折磨与蹂躏的妇女变得坚强, 她们以特有的方式本能地自发地进行抗争。
    部分女性不忍受辱,往往采用自杀的手段进行自卫,这一无声而又无奈的抗争,充斥于战争所到的每一个角落。《明史·烈女传》记载,保定之役中,城内妇女自杀115人;河南颍州城破时,妇人自杀45人;雍正《扬州府志》卷34记载, 扬州自杀125人。《烈皇小识》卷8记载, 农民军攻入北京时,宫女跳河自杀竟有300多名。
    有些妇女在受辱过程中痛骂强敌,宁死不屈。崇祯十四年随州知州徐元淳殉职,“贼驱其妾赵氏出,不可,先杀其所抱幼女申姑,断其八指,骂益厉,贼刃之。”四川剑州贡生张选女逃到石子岭,“贼追之, 登石上骂贼, 贼撞其齿, 落尽, 仍骂不绝, 以刃穿其胸死。”秦淮名妓葛嫩娘被缚后,清军主将“欲犯之”,嫩娘破口大骂, 嚼碎舌头,“含血口巽其面”,被杀害。极少数妇女用计谋毙杀施暴者,农民军入京时,16 岁宫女费氏,“投眢井, 贼钩出之, 赏部校罗贼。费氏给曰:‘我帝家人也, 义难苟合, 惟将军择吉成礼, 死为惟命!’贼喜, 置酒极欢。费氏怀利刃,俟贼醉,断其喉,立死。因自刎。”仪真李铁匠妻田氏姿容美好,被步卒所掳挟持马上,在过河时,田氏“绐卒牵衣行,睹中流急湍,曳二卒赴水,共溺死。”劫难使女性睿智顽强,类似例子在《鹿樵纪闻》和《明季北略》中均有记载。
    明季妇女历经战火的洗礼,从本能抗争到自觉杀敌。据《榆林城守纪略》载,有些妇女直接拿起武器与守军共守城池,城陷时则“登屋巷战”。极少数女性甚至率领部下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妇女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敬佩,当时人曾赋诗云: “粉血淋淋透铁衣,紫骝如火夹风飞。与侬两矢追亡将,复命还将一矢归。”这类事例虽不多见,但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文献,现罗列成表1如下:
    表1 明末妇女反抗一览表
    姓氏 反抗事迹资  料来源
    庐陵王蔼妻刘淑英;18岁守寡, 甲申国变后, 遂集合家僮百人, 捐资招募,“成一旅”;《甲申朝事小记》第4 编, 卷2《刘淑英》。
    张忠烈公铨妻霍氏;率僮仆坚守家乡山西窦庄, 亲自抛发矢石杀退敌人, 故窦庄被旌表为“夫人城”;《绥寇纪略》卷1 ,《流寇志》卷1 。
    黄道周夫人蔡玉卿;曾召集万余人参战, 号“夫人军”;邵廷宀采 《东南纪事》卷3 。
    襄毅徐治都夫人许氏;精通韬钤, 善骑射, 与襄毅一起出兵,战功卓著;平三藩时, 单独驻防江口。《清稗类钞》第2册, 第935页。
    王祥妻上祖;敬敏多权智, 率领一支几千名女扮男装的妇女队伍, 协助王祥抗击清军;《客滇述》, 第99页。
    土司龙跃之妹龙幺妹;18岁, 有将才, 每战必胜, 曾替兄出征;《清稗类钞》第2 册, 第951页。
    李自成妻高氏;久历戎行知兵。自成死, 军事皆取决于她,她率领“忠贞营”联明抗清, 成为“夔东十三家”的核心之一;《清代人物传稿》上编, 卷3, 中华书局, 1986年。
    山西总兵周遇吉妻刘氏;蒙古人, 擅长骑射, 招募300 余名胡妇, 协助周遇吉守宁武城, 城破, 率胡妇登屋巷战, 矢尽自焚;《甲申朝事小纪》初编《潼关之役》,《甲申传信录》卷2。
    明末战争中, 女性的身心安全没有丝毫保障。女性虽奋然抗争, 但残酷的战争最终都使女性或被残酷蹂躏或被残害。古代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在耗损对方的人员,即使是手无寸铁的妇孺也不会放过, 战争是以大规模的屠城掠地向前推进的。战争的持续不断, 不仅使美丽家园变成了废墟,而且也扭曲了人的心灵。可以说, 战争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大障碍。从文中可以看出, 农民军也有共破坏性的一面,必须重新客观公正地评价农民起义已非常必要, 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引起学界的回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