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于谦更适合于危难之际担起重任,而治世里,“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这与现实政治格格不入的“以德治国”则过于凌厉无情和颐指气使了。 于谦、王文被捕后,“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明史 列传58》) 就这样,于谦慨然赴死,如他诗中所言:“只留清白在人间。”不过我个人倒觉得有一句现下的流行歌词更贴切:“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十一 天顺八年元月,英宗忽身体欠安,卧床不起了。 他躺在榻上,静静听着窗外的雨声的低吟逐渐停息。 “怎么,雨停了?”他明知故问。 是的,雨停了,雨总有停的时候,就像泪总有流干的时候,烛总有燃尽的时候,生命也会有终结的时候。 他想起了很多,先父皇在立他为太子时眼中的慈爱和期许,王振滔滔不觉令人耳炫的言语,土木堡血肉横飞的厮杀场面,大漠凛冽的寒风和一望无际的凄清,想起在那儿和他患难与共的袁彬和哈铭,他还记起,但也先从京都败退后,他随同伯颜帖木儿的队伍与也先在塞外会合后,当时粮草已尽,也先从火堆里递上一块马肉给他,并说:“皇帝请放心,我一定会送你回去的。”那份马背民族的豪迈不羁,是他一辈子也学不来的。还有,南宫里的冷清岁月,夏日,他喜欢独坐树荫之下,可不久,锦衣卫得知,上报皇帝,这些树就被砍掉了。 他三十七年的日子,有七年太子,二十二年皇帝和八年幽闭生涯。既有不识愁滋味的放纵,又有失去自由的孤寂落寞,还有皇位失而复得后的勤政。 可我究竟还是一个失败者。他想。 元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而这一天正是他重新执政的七周年。他留下的遗诏宣布,由他开始,明宫从此废除宫妃殉葬。这是英宗在经历过磨难之后对生命的一点领悟,也是他唯一为后人称道的仁义之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