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粮草是决战前的必经准备,倘若一支军队没有充分的粮草后勤作为供应,那么无论该部队武器如何精良,人员如何训练有素,最终逃不过战败,战争中,后勤历来被人重视,不可忽略,交战双方在保证己方后勤的同时,想方设法的断绝对手的后勤供给,但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后勤却准备不周,虽然没有被日方断绝,但是却是自己断绝了自己的后勤补给,后勤,也是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失利的一个重大失误。 首先来看看北洋舰队成军之前的后勤情况 《北洋海军章程》中指出,按西方海军章程,“凡兵船一应需用各款,各有大员专管,接济无缺,兵船职在战守,有事时冲锋破敌,无事时巡防操练,皆提督一下官员之责,而其根本至计,尤在后路诸备有资,应时取给,西国后路分职各官,权位皆于提督相等,约举之,阙有十数端”从这一条例中明显可以看出,当时的北洋舰队成军时,已经注意到后勤供给的重要性,由此,北洋舰队参照外国海军章程,设立了自己相应的部门,后勤保障有一下几处。 总理水师营务处,天津海防支应局,天津军械局,天津机械局(东西两局),大沽船坞,旅顺船坞,旅顺船械局,威海行营机械厂,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天津储药施医总医院,旅顺口,威海卫水师养病院,等十来个,这些军事后勤保障单位,他们既是海军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海军战斗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黄海海战之前,北洋舰队就已经设置了一套较完整的后勤机构,各后勤机构专司一职,其运转均要依据一定的组织规则,调拨军械必先由各营局向北洋大臣请领,由督院发文至军械局,再由军械局交转运局向军械局领取发运,军械的分布情况要按季向北洋大臣汇报。 如此之多的后勤单位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同时这些后勤单位和舰队也没有隶属关系,他们统一都是有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统辖,这样的关系造成了战斗单位和后勤供给单位之间的联系不畅,由于平日双方来往沟通较少,战时又不能统一管理,造成了战争中双方无法有效的相互协调,后勤也没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但是就黄海海战来说,和北洋水师联系最为密切的当数军舰燃料的供给,(煤炭补给),军舰火药供给,(弹药提供),军舰受损维修及医疗救护工作,(装备维护,人员救护),应该是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首先,军舰燃料的供给(煤炭补给) 就当时的军舰而言,军舰已经进入到了蒸汽时代,早已抛开了风帆时代,以蒸气机为动力,然而蒸气机的运转又是需要煤炭为燃料,所以,北洋舰队认识到“水师以煤为命脉”,“各船烟煤为行军用物大宗”,当时的北洋舰队所用煤均来自开平煤矿,北洋需要用煤时,向李鸿章禀明后,然后在让李鸿章开单据,平时则是按需供给,在北洋舰队所处的基地内并没有定量存储,1894年6月,日本首先在朝鲜半岛挑起争端,北洋舰队开始调集军舰到朝鲜应对,这个时候,煤矿的需求开始激增,海军基地和驻朝军舰的煤矿补给首先就被提到了后勤保障的日程中来。 但是这个时候的煤矿补给就出现了问题,在战争爆发前期,开平矿局督办章翼就知会丁汝昌,说煤矿运输只能运到威海基地,然后再由北洋舰队自己转运到朝鲜,这个消息对于北洋舰队来说是极为不方便,当时的北洋舰队里面并没有专属运煤舰艇,当时负责煤矿运输的是开平矿务局的四艘运输舰,分别是,富平,北平,永平,承平,这四艘运输舰负责为北洋舰队运送煤矿至威海,旅顺,一个月可以运送煤矿18000吨,但是在中日正式开战后,四平穿上的人员纷纷以运送危险为理由,辞退的辞退,开溜的开溜,虽然经过张毅等人的尽力游说,补给工作才勉强维持下去。 虽说补给能够勉强维持,但是供给煤的成色又引起了丁汝昌的不满,据当时丁汝昌的调查,说开平所供给的煤矿质量低劣,煤屑散碎,烟重灰多,(煤烟重的后果是导致敌人在数里之外辨别我船,然后攻击,“来远帮带大副张哲荣战后在呈文中指出,”我军全用有烟之煤,数千里外,敌即能窥见,虽黑夜亦能辨别我船之所在,中雷袭攻,)这样的煤矿在平时供军舰航行都不堪重负,更别说在战时供军舰所用了,当时开平矿务局的张毅曾经建议丁汝昌在运去的煤矿中由北洋人员自己筛检煤矿,但是这一建议被丁汝昌拒绝,丁汝昌知道,如果这样一来,北洋必定会增加人手,并多出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在当时,北洋军费已经捉襟见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就成为了当务之急,黄海海战开战前,煤矿运输问题依旧没有及时解决,问题被一拖再拖,知道海战爆发,本来北洋舰队数年来未购一舰,加之部分军舰年久失修,老化,航速减慢,这样一来,本来整体速度不如日本的北洋舰队速度更加跟不上对方,加上煤矿散碎,导致蒸气机“气力”不足,这样更进一步拉大了北洋舰队与日军的航速差距,舰队机动力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日后在大东沟接敌时,北洋舰队阵行未来得及展开便接敌作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