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死后,他的皇太子及二个王子的下落自然成了明朝百姓、遗老遗少关注的焦点,都寄希望太子能够复出,延续明朝的国祚。崇桢十七年三月(1644,4)李自成进京前昔,思宗要十六岁的太子慈烺、十二岁的定王及十岁的永王分别到他们的外祖父嘉定侯周奎家和皇亲田弘家躲藏,但因时间仓促,定、永二王到了周奎家,以后被献给李自成,带往山海关征讨吴三桂。据说太子最后也被李自成找到,兵败时交给吴三桂带回,正当京城百姓兴采烈准备迎接太子,摄政王多尔衮命令不准进京,吴三桂只得将太子交给太监高起潜,自己领兵继续向西追赶李自成。 到当年十一月(1644,12),忽有一少年男子,自称是太子,在常侍太监陪同下投奔周奎家,周奎作为外祖父,理应认识,他却佯装不识,命其侄周铎引太子之姐,正在周奎家养伤的长平公主与他相见,两人见面时抱头痛哭,可见太子是真,于是周奎引全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周奎问:“向匿何处,何由得知?“太子答:城破之日,独出匿东厂门,一日夜出,潜到东华门,投入豆腐店中,得到店小二帮助,在灶前烧火,居住五日,怕有败露,送到崇文门外尼姑庵中,又留居半月,正逢常侍太监来庵,商量后,恐在庵中不能久住,带回藏于密室,因知公主在,故来。说罢与公主哭别而去,几天后再来,公主送他一件锦袍,告戒他不要再来。十九日(12,17)太子又来,周奎留宿至二十二日(12,20),周奎与侄商量认为太子不能久留,对太子说:“你自己说姓刘,是书生,可以免有祸,否则送官府追究。“太子不同意,当晚周奎令家人逐出门外,巡逻的士兵以“犯夜罪“将他逮捕,送交刑部审理,断定是假冒太子,押送狱中。以上是《甲申传信录》的说法, 《罪惟录》的说法是,城破时太子到周奎家叩门不得而入,又到襄阳伯李国桢家,家无人,为卖浆妇所觉,而周奎惧不敢认,内臣将太子献闯王,闯王封宋王,交旗鼔王体中管押,闯王败回还过通州,有父老献果及鞋给太子和二皇子,王体中带太子随军到潼关,闯王死后,王体中北还,将太子献给清朝礼部。 参与审理太子案的刑部主事钱凤览,怀才不遇,平时嗜酒如命,这次却不胡涂,叫来宫内的常侍太监辨认,都说是真,司礼监太监王德化也说是真太子,要他认宫中事物,都能一一对答如流,又叫十个原侍卫太子的锦衣卫侍卫辨认,十人一齐跪下说是真太子。刑部无法裁决,钱凤览上疏力争。但一些前明官员为了避免麻烦,都力图推脱,证明是假冒。其中现任清朝内院大学士谢升,原太子讲官,当太子直呼其名,并提醒他:谢先生岂不能相识?谢升缄口不答,只是曲躬一揖。 这事引起了百姓不满,宛平县民杨时茂上书朝廷,讉责前明官员是“逆臣无道,蔽主求荣”。朱徽也上书指出,如果太子是假,为何周奎留宿两日始报,为何初见公主时抱头痛哭?要求从容研质。十二月初二日(12,30),摄政王多尔衮对群臣说,我自有着落,你们何苦争辨。你们说真假都无妨,说是真的无非给他王爵,说是假的也要认定再决断。同时又宣布,太子继续扣押监狱,而刑部主事钱凤览、御史赵开心等都处以死刑,后经廷臣说情,钱凤览等处绞刑,赵开心免死,罚俸三月,杨时茂等斩决。到次年四月初十日(1645,5,5),朝廷公开宣布,太子为伪,不久也被处死在狱中,将太子一案了断。 在南京方面,即位弘光帝的小福王朱由崧,虽然也应太常寺卿、礼部尚书姜曰广提出恭访大行皇帝梓宫及皇太子、二王子的请求,但弘光并没有认真采取措施,不久官方就传出太子及二王子俱在李自成离京之日遇害的消息,明朝遗臣们一般都不相信,指望有一日太子会出现,果然在三月初一日(1645,3,28)太监李继周护送皇太子回到了南京。 至于太子的来历,也有几种传说,其一是吴三桂将太子交高起潜后,两人由天津航海到淮上,前往杨州,高起潜了解到南京有不欢迎皇太子的意向,欲加太子陷害,其侄原任鸿胪寺少卿高梦箕以为不可,带太子过江,辗流杭州、苏州等地,太子不堪劳累,在元宵观灯时长叹,被路人发现身份,高梦箕害怕,便到南京向马士英报告,弘光朝廷立即派李继周拿了御扎前往追踪,李继周到杭州获悉太子已到金华,寻踪而至,终于在观音寺找到太子,李继周原在北京宫中当差,见过太子,熟视颇似,下跪叩头:“奴才叩小爷头”,太子问过李继周姓名后,李继周呈上御扎说:“奉新皇爷旨,迎接小爷进京”。太子问:“迎我进京,让我做皇帝否。”回答说不知。以上见《国榷》卷一百四,《明季南略》卷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