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不利舆论环境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当时的一些深明事理,虚荣心没那么重的人,如袁崇焕,杨嗣昌,陈新甲等人,就能不顾这种舆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崇祯帝大错三:虚荣逞强,进退失据,自寻短见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扑灭农民军,明朝被顿时深陷两面作战的困境。古今中外的战例都表明:两面受敌是一种凶多吉少的险境。明朝要生存下去,不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几乎是不行的。如何摆脱两面作战?以当时的军力对比,要想消灭满清(后金),消除辽东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一下扑灭农民造反又做不到,所以,唯一之策就是谈和。 那么,?向明朝开战之初,并没有信心与明朝长年对抗,更遑论夺取大明江山,只是想在辽东占一些便宜,吓吓明朝,让其承认自己的后金小国,这表现在,在大败明军,一度攻取了抚顺之后,并没有乘胜攻击,而是对明朝说:"…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34。特别是在崇祯帝继位之初,努尔哈赤新死,继位的皇太极权力不甚稳固,又在年前的攻打宁锦的战役中遭到挫败35,无法入关施行掳掠,而八旗制度是奴隶制,生产力低,又因为与明断交,貂皮人参等特产失去了市场,因此军需给养一时间困难重重,同样面对严峻的形势,皇太极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因此切合实际地数次向明提出议和请求,并且,皇太极对于缔结和平具有极大诚意: 《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36”由此谦卑的语气,可见皇太极求和的诚意。 另一件事更表现了皇太极和谈诚意:崇祯元年,袁崇焕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上任之初,就“擅自”主动地向皇太极提出和谈,以便争取备战的时间,皇太极对此反应十分积极。袁崇焕提出的和谈先决条件是:皇太极只能作“汗”,不得称帝。皇太极居然应允,并且要崇祯帝赐一颗印给他,正式承认他的汗位37。 皇太极以崇祯帝为正统,一幅臣属国国主的姿态。可见直到崇祯初年,后金政权还完全没有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 在对明的优势形势下,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大致上仅要求明朝承认满清国及其现占土地(主要为现辽宁省东部和中部),勘明两国边界,和平共处,互通贸易38。皇太极向明求和的原因在于:后金(清)国的人口,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明朝,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举消灭明朝(在当时条件下也很难看得到农民造反将会从内部催跨明朝),对明发动掠夺性战争又并非可以常年稳操胜劵,从长远看代价和命运都难卜。生产力低,不足以自给,靠掠夺获取的收入又不稳定,因此为了自身了良好的生存发展,后金清国是急需同明朝停战以互通贸易的。 在当时形势下,议和对明朝是非常有利的:若议和成功,明朝可以腾出边关精锐部队,集中全力扑灭造反农民势力;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编练精锐边防军,屯田增强保障,新建,巩固,完善边关的堡垒,军事要塞,全力生产,配置大批量的西洋大炮和火器,使军队向近代化转变;可以减轻"辽饷"的负担,缓和国内矛盾;可以减免蛮族入关烧杀抢掠,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安定…… 一旦与满清(后金)长久停战,明朝所面临的不利局势不仅完全可能出现转机,而且可以效法宋朝,坐等满清-这个游猎蛮族政权衰落之机,"兴师问罪",收复辽东失地。 可是,面对大好的议和机会,崇祯帝却作出了毫无全局观念的愚蠢举动:对皇太极的来信几乎一概不答,主要由地方官员和对方通信,即使有所答,也是言辞倨傲,激怒了皇太极38。而且,对于议和之事,一概不予理会。反倒是袁崇焕擅自和皇太极谈判,并利用停战时机,大大加固了锦州和宁远的城防39,这,后来竟荒唐地成为袁崇焕通敌的罪证之一……与农民军能够谈和,则是母用置疑的。由于中国深厚的王朝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民很难不是皇权主义者,其多般认为:皇帝是好的,只是受了蒙蔽,需要清除的是奸臣。造反的目的很实在,就是要称王封侯,如果能够封妻荫子,他们很少会继续走那条夺皇帝帝位江山的险恶之途的,他们自己也没这份底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