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起宋代来,往往联系上文恬武嬉,腐败,软弱等词汇。可是事物往往是充满辩证和讽刺的。宋代作为五代的延续,一开始就相当重视军事。太祖出身行伍,太宗也曾为“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实际上,赵宋一朝,始终重视军事。但是历经唐代藩镇之祸五代纷争之乱,赵宋又对武人极其戒备。到了疑神疑鬼,不惜自废武功的地步。重军事而防武人,这种矛盾交错的心理一直贯穿赵宋的始终。直到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水自尽,才算了结了这段辛酸苦辣的汴梁旧梦,留下的只有千年的回忆与思索。 一: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然深谙五代军阀门的把戏。在杯酒释兵权,解决眼前的威胁以后,就着手制度的改革,彻底打破中唐以来形成的混乱局面,跳出五代循环的怪圈,避免成为赵宋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 在北宋初年的一系列制度改革中,兵制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内容。意义也为位深远。简单说,就是建立起枢密院——三衙体制。 枢密使的设置,始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最早由宦官担任,作为皇帝和官僚之间的中介。五代时时有变迁。后梁时曾废而入崇政院,而后唐时又回复之,且“参用士人”。五代时,枢密院的权力逐渐增大。成为宋代枢密使掌兵的先例。 宋代的枢密院,与中书省对持文武,宋人称之为二府。中书省称之为东府,枢密院为西府。枢密院长官卫枢密使,除副使外,有时还增设签枢密院事和同签枢密院事,或者知枢密院事或者同知枢密院事来代替正副枢密使。 宋代,参知政事等副相与枢密院长官合称执政。而执政与宰相合称执宰。执宰是宋代的最高行政长官。 但是,宋代同时沿用了唐代的六部制。尚书省下仍有兵部。枢密院实际上就与兵部重合,等于夺了兵部的权。兵部名存实亡。神宗改革官制,曾有废枢密院,归兵部的建议。但被神宗拒绝。苏轼在哲宗朝任兵部尚书,也曾说“武选隶于天官,兵政总于枢辅,故司马之职,独省文书”。这个尚书,当得可谓尴尬之极。 宋代的枢密院长官基本上都是文臣担任。只有北宋的曹彬,曹利用,王德用,狄青;南宋的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少数武官担任过。实际上,狄青担任枢密使的时候,就惹出了很大的风波,遭到文臣们的强烈反对。最后还是被罢官,郁郁而终。而其他武人,也往往遭诬陷罢黜,或者身死冤狱,不得善终。 枢密院只有掌兵权,统兵全却归于三衙。 三衙不是一个衙门的名称,而是指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他们的前身是五代军阀皇帝的亲军。 军阀皇帝的侍卫亲军,在后晋时扩充成为中央军。后周时又分为殿前司军和侍卫司军。而艺祖造邦起,两司也渐渐演变为三衙。即侍卫司逐渐分为马,步二侍卫司。最后至真宗朝取消侍卫司都虞侯,才算正式取消了侍卫司。三衙至此最终形成。 两司三衙,原有司职长官一十二员,太宗朝废侍卫司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真宗朝废都虞侯一职,因此最终为九员。即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其中殿前司的都指挥使为从二品,副都指挥使为正四品;侍卫马,步二司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都是正五品;三衙的都虞侯都是从五品。 三衙的人事安排上,用边臣,戚里和军班出身各一人。有时也可以作为武将的虚衔。比如神宗朝的定州副都总管,河北第一将刘永年,就有殿前都虞侯之头衔。 北宋建立以后,开始大规模削弱各镇军兵。诸镇的精锐部队全部转归三衙统辖。成为原指天子亲兵的禁军。剩下的老弱残兵则成为厢军。后来厢军也转入了侍卫步,侍卫马司系统。自唐代延续下来的节度使等武职从此成为虚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