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日本鹰岛海底遗迹出土的喷漆木制品上,有朱笔书写“……元年殿司修,检视讫官”铭文。此前鹰岛海底遗迹出土了许多文物,但文字资料极为罕见,此朱书铭文作为探讨元军战船来源的重要文字资料,尤其引人注目。 铭文中的“殿司”并非元朝官职,而可能是南宋时期掌握禁军的“殿前都指挥司”略称,统帅元军南路军的范文虎,可能就是其长官“殿前都指挥使”,并推测:此朱书铭文资料表明,隶属于南宋殿前都指挥司的水军,在元军征服南宋过程中,被元军收管,后被投入到远征日本之军事行动中。根据《宋史》、《元史》等文献资料,推测在征服南宋的过程中,元军接收许多南宋水军战船,在第二次征日的元军南路军战船中,包括相当多的原南宋水军战船,朱书文字资料可能与此相关。 一、南宋殿前司 1.南宋殿前司 元代并无略称 “殿司”的官衙,与此相近的“殿中司”隶属御史台,为监察机构,主掌纠罚百官班序中失仪失列之事等,并不参与营造战船。有同样职掌的札撒兀鲁,最早出现在《元朝秘史》中,但在中国官僚体系中设置殿中司则在至元五年(1268)。由于元军在鹰岛全军覆没之事,发生在至元十八年(1281),从“……元年,殿司修”的纪年来推断,“殿司”也不可能是指“殿中司”。 殿司可能为南宋殿前司的略称。北宋主力军队为直属于皇帝、防卫宫城和首都的禁军,地方的屯驻军也由禁军更戍派遣,或采取常驻的方式。禁军由殿前司(略称殿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构成,总称“三衙”、“三司”,其中以殿前司最重要,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副官为殿前副都指挥使。 南宋初期,为了对付金军,岳飞等地方武将拥有自己的军队,后来这些武将的兵权被收回朝廷,重组“御前军”。南宋中期,在长江流域布置十支御前军,称“屯驻大军”,各屯驻大军由都统制统率。 在南宋初期的战乱中,三衙体制曾一度崩溃,但随着混乱局面的结束,在削减前线武将兵权的同时,首都临安的三衙得以重整,特别是殿前司兵力得到扩充。北宋时期驻留各地的军队,有时也从三衙即禁军派遣,但南宋时期的三衙,实质上仅是驻留首都的屯驻大军之一。绍兴十八年(1148)殿前司由十二军编成,拥有七万多人。以殿前司为首的三衙军,在防备宫城和首都同时,必要时也投入前线作战。朝廷中设置枢密院(文官)统领全国兵权,在各地的军事要冲,也任命文官为制置使、安抚使,统摄军政、用兵等权力。 从南宋中期开始,为了适应各种新情况,又在屯驻大军外设置了各类“新军”。作为殿前司系统的新军,有福建泉州殿前司左翼军、江西殿前司右翼军、广东殿前司摧锋军。南宋后期,新军代替已弱化的屯驻大军,成为主力部队。南宋末期,前线的实力武将兼任制置使、安抚使,独自组建新军而对抗元军。其中,充当重要作用的是,位于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京湖制置使、长江下游和淮水流域的两淮制置使、长江河防的沿江制置使等。 2.南宋水军与殿前司 因长江--淮水--汉水一带为南宋与金、元对峙前线,南宋在沿江布置有充足的水军,沿海海军也得到强化。南宋初期主要由沿江制置使、沿海制置使担负江上、海上防务,之后,随着各地配置屯驻大军,水军也随之分散配置各地。南宋中后期,沿江、沿海要地共设置20余处水军。各地水军的指挥系统归属沿江、沿海制置司,有时也隶属于各屯驻大军的都统司或殿前司,没有定制。在沿江、沿海各地有官设造船所,建造战船,在特殊时期也强征民船为军用。 在各地水军中,以接近首都临安的许浦(苏州近郊)、澉浦(杭州湾北岸)、定海(宁波近郊)最重要。许浦水军原属于定海沿海制置司,不久归殿前司,后改编为御前水军,嘉熙年间兵员达到11500人,为南宋规模最大的水军。澉浦水军隶属殿前司,开禧元年有1500人。定海水军隶属沿海制置司,嘉熙年间有6000人。宝祐二年(1254),在首都临安府又设置殿前司浙江水军,有兵员2800人,咸淳四年(1268)扩至一万人,成为最大的水军之一。除此之外,福建泉州殿前司左翼军有水军3000人、广东殿前司摧锋军有水军2000人。 面对元军南侵,南宋末期殿前司系统的水军,拥有一万数千人的兵力,除了负责临安附近的海防、江防外,也参与前线的抗元战斗。南宋末期,在汉水、长江流域,有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指挥下的水军部队。在襄阳之战进入胶着状态后,和吕氏集团关系密切的范文虎,被委任负责统率精锐水军,不久被派遣增援襄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