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然而岳飞万万没有料到,并合刘光世军的计划,在他正急切盼望其实现时,却已经突然中变了。 在这次进行所谓并军的过程当中,可以说,原即存在着一个疑窦:虽则赵构已有《御札》给王德等人,令其“听飞号令,如朕亲行”;虽则张浚的都督府也已经把刘光世所领的全部将官、人马开列了清册,要岳飞“密切收掌”;可是却始终没有用皇帝或政府的名义给予岳飞一道更直接、更明确的公文,指令他去收编刘光世的全部军队。事件的发展很快就证明了,这正是君相两人预定下的,为他们的可能变卦留下的一个余地。 赵构虽在其《御札》当中有“兵家之事势合则雄”一类话语,然而在他的心的深处,却是深恐武将们事权过高,人马过于雄壮,以致出现尾大不掉的毛病。从李纲、赵鼎、张浚等人的一些文章议论来看,知道这班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臣,也全都是抱持这一意见的。因此,在考虑罢免刘光世军职的最初阶段,赵构、张浚虽都有意要把刘光世的部队并入岳家军中,但不久他们便转了念头,以为:既已罢斥了刘光世,就决不应使任何其他大将,再因这事而反得加强其威势,免得将来又难以制驭。他们决定要推翻前议,同时还决定仍把刘光世军作为一支独立的部队,把王德提升为都统制而归都督府(事实上即由张浚)直接统领。 谋划既定,便又由赵构写《御札》通知岳飞说: 淮西合军,颇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亲笔》,须得朝廷指挥,许卿节制淮西之兵,方可给付。仍具知禀奏来。 岳飞当然是极不愿意这事情发生中变的。收到这封《御札》之后,他首先去找张浚,打算用恢复中原的计划,以及非有十万兵众不能恢复中原等情由,去说服他不要把并军之事再行变更。他向张浚说道: 想讨平刘豫并非难事。如果把刘光世的部队合并过来,我即当率领这十万人马横截伪齐的北部边境,使金人不能出兵相援。刘豫势孤力弱,必然抵抗不住,如此则中原即可恢复。 张浚本是经常把用兵收复失地的事挂在口头上的,所以岳飞以为用这样道理必可把他说服。然而,张浚此刻既然想把刘光世的部队由他本人统领,他当然不肯赞同岳飞领十万众出击伪齐的计划。结果两人并未谈拢。 于是,岳飞又请求面见皇帝,去再作一次挽救这一事件的努力。他见到赵构之后,除把已经送上的奏章中所陈述各事又摘要举述之外,并特别把由商、虢取关、陕的计策强调提了出来。最后仍然表示了希望并统刘光世全军的意愿。到此,赵构便带着刁难的语气问道: 照你所说的去做,恢复中原的工作何时可以完成? 岳飞回答说: 估计需要三年时间可以做到。 赵构又很不谓然地说道: 我现时住在建康,实际上就是依靠驻守淮南的军事实力作为屏蔽。如果抽拨了刘光世那支淮甸之兵即能平定中原,我当然舍得那支队伍;但如因调动了淮西的这支部队,不但不能恢复中原,却先把淮甸丢失了,那么,势必连建康和杭州也难保安全,那问题就十分严重了! 从赵构的辞色和语调看来,知道并军的事已全无商议余地,岳飞只好默默无言而退。 此后不久,在建康府的南宋行朝,一方面督催岳飞尽速返回鄂州军营;另一方面也明令宣布,把刘光世原所率领的部队分为六军,一齐接受都督府的领导,由都督府的参谋军事吕祉直接管辖,并且由原任行营左护军前军统制的王德担任提举训练诸将军马的事。 岳飞怀着极端灰心失望的情绪,于三月下旬离开建康,溯江西上,路过江州,他便回到庐山东林寺旁他的居第中去。 本是因为皇帝赵构示意要把淮西军改隶岳飞,才又引动了岳飞北伐的雄心。为实现这一雄心,且可使那支骄惰成习的淮西军,能在为国家民族报仇雪耻大业上作出贡献,岳飞在此并无任何私心。然而皇帝和张浚竟都中途变了主意,坚决不肯把淮西军并归岳飞统率!回到庐山居第的岳飞,依然按捺不下自己愤愤不平的心怀,便写了一道奏章给南宋行朝,却又不敢对皇帝表露怨怒之意,只好说因与宰相张浚议事不合,请求解除兵权,留在庐山,为他的母亲持完余服。 鄂州军营中的一切事务,他都委托给张宪去处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