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都知道“城隍山上看火烧”的来历,它是指人们站在吴山历史悠久的望火楼上,居高临下,能看到杭城何处起火,以便及时准确地指挥扑救。 中国早在汉代就重视消防设施的建设,1971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的东汉熹平五年(176年)墓中壁画,就展示了一座安装着大鼓的望火楼,楼顶上飘扬着红色的风信飘带。隋代,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巡更报警制度。 北宋开始形成了以公共财政支出为支撑,军人为主体的城市专职消防队。当时,为了及时掌握火警,首都开封普遍建立了望火楼。其中一座望火楼,就曾发现大将狄青家中的火警(当时连狄青家人都尚未觉察),通过及时预报避免了大规模火灾的发生,充分发挥了望火楼的报警作用。 到了南宋,政府不仅以财政拨款设置称为“隅”,也称“火隅”的专职消防队,并且在京城各处设立“火隅”达12个之多,管辖23座望火楼,拥有官兵5100人。当哨兵在望火楼上看到异样烟火时,会立即发出警报,白天举旗帜,夜晚悬灯笼为号,而旗帜或灯笼的数目则标志着发生火灾的相对位置。得到指示方向后,本隅隅兵就会前往扑救,邻隅发生火灾时,相近隅的隅兵则会集合等候,以待临安府调遣增援。 同时,南宋还设置了七个“潜火”队(“潜火”是“深入火灾现场”的意思),由临安府直接掌握,负责全城的机动消防任务。除此之外,南宋还在临安府繁华地带每二百步、一般地带每三百步设置“军巡铺”,每铺设铺兵3至5名;在各个坊界设“防隅官屋”,屯驻一定数量的军兵。“军巡铺”和“防隅官屋”负责夜间巡逻,防火防盗,发现和扑灭一些小火灾。 吴山东狱庙前的望火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当时的仁和县知县向商绅募款建立,建成后挂铜钟一口,遇火警即鸣钟报警。民国七年(1918年),浙江省会警察厅规定吴山火警瞭望台的瞭望手要以烟的形状和色彩判别火警,一旦确认,立即敲钟二三十下,全城各救火会闻警作好出动水龙的准备。停一分钟后,再鸣火警区域信号,鸣一下为上城区;二下为中城区;三下为下城区……指示方位以便出警。 随着电话的出现和开通,火警的报警方式有了新的形式,报警方式除了瞭望报警、市民上门报警外又增加了电话报警。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肉眼观察并通报城市火警的吴山望火楼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作用,但它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令杭州人民至今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