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遂城显神威 杨业殉国后,杨延昭继承父志,开始续写“杨家将”的功业。他领兵镇守北部边境,在景州、保州等地多次击败辽军入侵。 公元999年九月初,萧太后及辽圣宗再率10万大军越过易水大举攻宋,宋军节节败退。辽军一路势如破竹,直奔由杨延昭负责防守的战略咽喉要地——遂城。 面对数十倍的强敌,杨延昭紧急向后方求援。但宋朝北方军队总指挥忠武军节度傅潜贪生怕死,坐拥步骑兵二十余万却拒不增援,结果辽军将遂城团团包围。辽军以归还杨业尸骸为诱饵逼杨延昭投降,但遭拒绝。在劝降未果的情况下,辽军开始攻城。 起初,辽军并没有将遂城放在眼里,认为“弹丸孤城,稍顷即克之”。但是,由于城内军民在杨延昭的组织下早有准备,加之辽军轻敌,没有投入太大的兵力攻击,因此初期十几次进攻均告失利。 在屡攻不克的情况下,辽军改变策略,采用了人海战术。战斗打响后,辽军步兵在骑兵弓箭的掩护下,以密集的队形,推着云梯,举着盾牌,拼死强攻。面对城下的人海,杨延昭镇定自若,指挥守军,依托事先架设在城垣上的大型木盾躲避对方的弓箭,同时运用连弩进行猛烈而密集的反击。当敌军靠近后,先用长竹竿将对方云梯推倒,随后在城头用滚木、石头和灰瓶打击敌军,并用大锅烧开水后倒下去烧烫对方。就这样,杨延昭一次又一次打退了辽军的进攻。 九月底,辽国投入最精锐的王帐亲骑,同时抽调大批援兵,全力攻城。为鼓舞士气,萧太后亲临战场,登上高台,擂鼓督战,辽圣宗也亲临前线劳军。在统帅的鼓动下,辽军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攻势。辽军的步兵一部分架设云梯强攻城墙,另一部分架冲车直攻城门,骑兵则万箭齐发,以为掩护。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射向遂城。当时,城内守军已不足3000。危急时刻,杨延昭身披铠甲手持宝剑亲自上城指挥作战,组织城中百姓披甲执械,登城协助守军防守。在杨延昭无畏精神的感召下,遂城军民士气大振。高呼口号拼死抗击辽军。到最后危急时刻,甚至连城中的老弱妇孺都协助守城,终于再次挫败了辽军的攻势。 面对坚城,久攻不下的辽军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重型抛石炮和重型车弩炮。经历过多次袭击的遂城城墙多处出现了巨大的裂痕,随时会有崩塌的可能,形势万分危急! 其时正值初冬时节,河北在这个季节本来不是特别冷。但是,也许是天意,突然出现一场百年不遇的强烈寒潮,气温骤降,滴水成冰。杨延昭抓住时机,率全城军民夜间担水泼浇城墙。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墙都冻成了冰,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这让辽军上下目瞪口呆!当辽军再次发起攻击时,炮石、箭镞打在冰墙上,最多留下一个白坑。而云梯则根本无法搭在光滑的城头,人更无法攀爬。面对钢铁般坚不可摧的遂城,辽军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 遂城之战,杨延昭以其杰出的指挥才能一举成名,成为继杨业之后的一代名将。为此,宋真宗特意召见他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乃父之风”,遂城则被世人赞誉为“铁遂城”。 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余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深表怀念。 注:(纛dào):战旗。 作者:李玥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