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永乐城之战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博源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北宋元丰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西北要地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的作战。
    是年五月中旬,宋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建策神宗,经营横山(今陕西横山东南之横山),控扼险隘,进据盛产粮,马、盐、铁的横山战略要地。再沿银、宥、夏,盐(今陕西定边)、会(今甘肃靖远)、兰(今属甘肃)等州一线,增修城堡,筑垒推进,困逼兴(今宁夏银川)、灵(今宁夏灵武西南),迫使西夏就范。旋经略安抚使、知延州沈括亦请建乌古延城(今靖边西),以围横山。二十四日,宋神宗命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前往边防视察,审定筑垒推进方略。徐禧不谙军事,以为沿线筑城,耗费巨万,且银州等地不如永乐形势险要,拒纳种谔建议,决计于银、夏、宥三州交界地永乐川(今陕西米脂西北)依山建六寨六堡,作为控制银、夏、宥三州的枢纽。种谔以为此地无水泉,若失水寨,断绝水源,必陷绝境,力主于有险可守,有水可用,供给便利之银、夏、宥州逐次修建旧城,稳步逼进,并上书神宗。徐禧再次拒绝,怒斥种谔,令其留守延州(今陕西延安)。七月初九,徐禧兴筑永乐城建议为宋廷所纳。八月,与李舜举、沈括率鄜延副都部署曲珍、钤辖高永能等10余将、4万步骑和近20万民夫赴永乐川筑城。永乐背附横山,前接宥州,系西夏必争之地。时西夏统军叶悖麻率号称30万兵屯泾原路北,图谋宋军出界截击,后闻宋筑永乐城,移师鄜延境北。徐禧得知,不以为然,扬言“彼若即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也”(《宋史》334卷“徐禧传”)。
    九月初六,永乐城建成,赐名银川寨。次日,徐禧、李舜举还米脂,留曲珍率万人坚守。旋叶悖麻遣1000余骑至无定河(在今陕西东北米脂、绥德地区),侦探宋军动向。曲珍遣使告之。徐禧亲率2.5万兵急趋永乐,留沈括守米脂。夏骑见宋援军至,不战而退。徐禧以为夏军怯战,放松戒备。部将高永亨料夏军必将大至,提出城小兵寡,又无水泉,难以坚守,力主撤退,待机破敌。徐禧斥其怯战,以动摇军心罪解延州下狱。初九,夏30万大军进逼永乐城,徐禧令曲珍、高永能引兵数万陈于城下无定河畔,自坐城楼以黄旗示进退。夏军前锋进抵河岸,高永能建议乘其未列阵急击,挫其锐气,徐禧不允,并以宋襄公“王者之师,不鼓不成列”自诩。夏军进逼城下,曲珍见将士皆有惧色,知战必败,请徐禧收兵入城,又遭斥责。继而夏铁骑(俗称铁鹞子,即重甲骑兵)渡河,曲珍请乘其半渡而击,以折其前锋,再遭拒绝。继夏军俱至,宋军选锐卒出击,寡不敌众,大败而还。士卒争相入城,自相践踏,后阵大乱。夏军乘势猛击,击杀寇伟、李思古、高世才等10余名将校和800余士卒。宋军溃退城中,因崖陡路狭,骑兵弃马缘崖而上,丧马8000余匹。寻夏军围城数重,游骑直抵米脂城下。十七日,宋诏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河东经略司及麟府军马司入援。李宪等途中遭夏军截击,不得前进。沈括率兵至无定川,亦被阻隔,退保绥德(今属陕西)。种谔怨愤徐禧,坐视不救,永乐陷入绝境。曲珍度孤城难守,请乘士气未竭,出城突围。徐禧以险地不可失拒绝,下令固守。继夏军攻占水寨,绝永乐水源。城中掘数井皆不及泉。宋军奋战数日,力竭难支,渴死大半。曲珍依诏遣部将吕整、景思义赴夏营求和,夏军扣留景思义不遣。二个二日,天降大雨,新筑土城多处坍塌,夏军乘机急攻,蜂拥而入,城遂陷。高永能、蕃部指挥马贵等战死,徐禧、李舜举、转运使李稷等死于乱军之中,将校被杀200余,丧师1.23万,惟曲珍、王湛、李浦、吕整等四将幸免。夏军破永乐后,进围米脂,耀兵3日而还。
    点评:此战,由于徐禧不谙军事,刚愎自用,屡拒部将正确建议,一意孤行,在选用地形、判断敌情和指挥上一错再错,每每贻误战机,致使宋军惨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