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宋辽夏金 >

先天不足的变法:北宋改革在朝堂之争中全面失败(5)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百家讲坛 佚名 参加讨论
皇太后向氏哭得很伤心。因为哲宗无后(曾经有过一个皇子但是夭折了),北宋王朝皇位接班人的问题让这位皇太后很是头疼。她找来章和曾布,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向氏先提了一个人选:神宗十一子端王赵佶。皇太后向氏其实没有什么政治企图,她也不了解改革与否对目前的北宋政局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赵佶有三个优点:一是孝顺;二是性格温顺;三是能书善画,多才多艺。作为一个让人放心的皇帝,向氏认为端王赵佶是可以胜任的。 
    但是章不放心。他何止不放心,简直感到揪心-艺术家赵佶一旦做了皇帝,改革毫无疑问要被叫停。旧派人物将重新得势,新党成员包括他章将会死得很惨。想到这里,章对皇太后向氏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章说这话时的身份是当朝宰相,说这话时的口气是急迫而不容置疑的。这让皇太后体会到了一种压迫感,她的眼泪突然就流下来了,在一旁的曾布何等机灵,马上呵斥"章听太后处分"!
    章无奈,只得跪倒在地,一切听凭这个看上去有些苍老的女人处分。章很清楚,他的命运其实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变了。因为用不了一个时辰,未来的皇帝赵佶将会一字不差地听到章对他所作出的评价,他会怎么样呢?恼羞成怒或故作宽宏大量地一笑了之,都有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将来的某一刻,皇上会随便找个借口把他赶出朝廷,章很清楚这就是他今后的命运。所谓"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章心如死灰。
    命左运右,或者命右运左
    章心如死灰的时候,曾布却在体会"福从口出"的幸福感。
    一个人会说话不在于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在于最关键的时刻说最恰当的话。"章听太后处分"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毫无疑问,它是曾布这一辈子说得最有价值的话。只要赵佶不出意外走马上任做皇帝,他就不可能不记得曾布在皇太后面前说的这句话。
    曾布说这句话时已经作好彻底和章决裂的心理准备。虽然他们曾经同为王安石改革集团成员,但是时易世移,现如今一切都已是冰火两重天了。
    和章一样,曾经在王安石改革集团混饭吃的曾布也是几经沉浮。在被神宗开了之后,曾布流落江湖好多年,一直以吃饱饭为自己最高的人生追求。司马光上台时,曾经有一个机会无限接近曾布-司马光要曾布修改"免役法",以此作为他重回中央工作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曾布拒绝了,因为曾布明白一个人生道理,出来混,是需要一块招牌的,他曾布身上的招牌就是"改革先驱",这样一块招牌就像人身上的胎记一样,是不可以随意涂抹的。曾布相信,只要愿意等,人人都可以迎来时来运转的那一天。
    但是曾布没有想到,时来运转有时候并不代表功德圆满,因为每个人身上的招牌有大有小,时来运转的时候上天并不眷顾每一个可怜虫。以他和章为例,当哲宗亲政时,这两个当年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受到重用的只是章,而他曾布虽然回到中央,却因人微言轻总被冷落在一边。章动辄以王安石改革理论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全面指导绍圣时代的改革大计,曾布翻身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这就是命运!或者命左运右,或者命右运左,总是合不到一个拍子上。
    曾布也曾经抗争过。在哲宗生命的最后几年,章的势力如日中天,曾布愤而上疏:"自辅弼之臣到台谏之官,只知畏宰相,不知畏陛下。"宰相是谁,当然是章。曾布的意思是人人都怕章这个宰相却不怕皇上,皇上难道就不在乎君权旁落吗?
    但是哲宗默然不语。也许是曾布人微言轻,也许是哲宗无可奈何,曾布的弹劾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儿回音。
    曾布绝望地以为,人生就这个样子了,世事就这个样子了,一个王朝的命运走向也就这个样子了-直到哲宗突然去世,一个新机会触目惊心地出现在眼前。
    曾布当然狠狠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狠狠地抓住了端王赵佶那并不粗壮的大腿。曾布明白,这个风流才子的大腿很有可能是他生命中能抓到的最后的大腿了,而他曾布则借此迎来这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时来运转。
    曾布猜得没错,已然成了宋徽宗的赵佶没有忘记他在最关键的时刻说的那句最有价值的话,曾布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而章则被赶出了朝廷。随后章的左右手蔡卞、蔡京也被扫地出门。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曾布颇有成就感地感慨万千。
    其实,就像曾布不是吃素的一样,蔡京也不是吃素的。
    蔡京的一生没有别的专长,只有一样本事:在任何朝代,只要没把他打死,他绝对会东山再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