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隋唐 >

隋唐以前的将军名号考订(5)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班:怀义、奉信、归诚、怀泽、伏义将军,拟绥虏等五号将军。
    以上十号,为一品。
    4、南梁将军戎号(大通时制):
    梁大通三年,又重新定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班即阶,同班以优劣为前后。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镇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军。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同班。威雄、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胜、武力、武毅、武健、武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猛震、猛进、猛智、猛武、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锐、壮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烈、骁武、骁勇、骁锐、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壮、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同班。明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班。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同班。飙勇、飙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胜、飙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虏同班。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同班。牙门、期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班。伏武、怀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四十四班。
    其将军施于外国者,雄义、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威同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威河、和戎、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漠、威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同班,拟威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安朔、宁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节、宣义、怀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捍海同班,拟光烈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飙勇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辽、宁渤、绥岭、威塞、通侯同班,拟折冲等号。扫荒、威荒、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扫节、建节、效节、伏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并施外国戎号,准于中夏。
    5、陈朝将军戎号:
    陈承梁制,除部分有职事之实任将军(多为宿卫军将军,与梁略同)外,也广设各种无职掌的戎号将军,自一品至于九品,共237号(包括部分中郎将、护军、校尉等):
    第一品:镇卫、骠骑、车骑等三将军,比秩中二千石;
    第二品:四中(军、抚、卫、权)、四征(东南西北)、八镇(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十六号将军,秩中二千石;
    第三品:八安(左前右后、东南西北)、四翊(左前右后)、四平(东南西北)等十六号将军,秩中二千石;
    第四品:忠武、军师、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等将军,四中郎将,智、仁、勇、信、严等五威、五武将军,合二十五号,秩中二千石;
    第五品: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等将军(将军加大者至此,凡加大,通进一阶),宁、安、征、振、宣等五远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小府、蛮越校尉中郎将,合十八号;
    第六品:十威(威雄、猛、烈、震、信、略、胜、风、力、光)、十武(武猛、略、胜、力、毅、健、烈、威、锐、勇)、十猛(猛毅、烈、威、震、锐、进、智、胜、骏)、十壮(壮武、勇、烈、猛、锐、威、力、毅、志、意)、十骁(骁雄、桀、猛、烈、武、勇、锐、名、胜、迅)、十雄(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壮、健)、十忠(忠勇、烈、猛、锐、壮、毅、捍、信、义、胜)、十明(明智、略、远、勇、烈、威、锐、毅、胜、进)、十光(光烈、明、英、远、胜、锐、命、勇、戎、野)、十飙(飙勇、烈、猛、锐、奇、决、起、胜、略、出)等将军,平越中郎,广、梁、南秦、南梁、宁等州小府。西戎、平戎、镇蛮三校尉等,一百零四号,并千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