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隋唐 >

隋末唐初 英雄辈出的年代:李密在瓦岗寨的功勋(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百家讲坛 佚名 参加讨论
大业九年,杨玄感趁着隋炀帝第二次亲征高丽的时机,突然起事,兵锋直指东都。李密当时就在杨玄感的帐下担任军师,他认为东都洛阳是一块四战之地,进军东都是下策,劝杨玄感要么北上切断杨广的退路,要么西进关中,据险而守,可杨玄感拒绝了他的建议。随后,隋炀帝率大军杀回东都,杨玄感败亡,李密也成了俘虏。 
    后来李密设计从俘虏营中逃了出来,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流亡生涯。他先后投奔了郝孝德和王薄,可都不被重视,只好继续漂泊。由于身无分文,一路上他只能以剥树皮、挖草根为生。后来再也走不动了,就在淮阳郡(今河南淮阳)的一个小山沟里落脚,改名刘智远,教几个农村孩子读书识字,勉强糊口。就这么过了几个月,郁郁不得志的李密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借以抒发自己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痛苦和失落。诗的最后几句是:“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此诗既成,李密仰望苍穹,不觉悲从中来,泣下沾襟。
    李密写下这首“反诗”后,他的身份立刻引起乡民的怀疑,有人到官府告了密。官府立刻发兵前来搜捕,李密只好再度逃亡。
    走投无路的李密最后逃到雍丘(今河南杞县)投靠了他的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丘君明把他藏在了好友王季才家中。王季才是一个侠肝义胆之士,一向敬佩英雄豪杰,所以欣然收留,还把女儿嫁给了李密。
    李密就这么捡了一条命,又意外地捡了一个老婆,生活总算暂时安定下来。可是好景不长,又有人告密,官兵前来拿人,李密碰巧外出,官兵扑了个空,怒而砍杀了丘君明和王季才两家几十口人。
    李密悲愤交加,再次踏上漫漫的流亡路。
    在一次又一次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中,绝望的李密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最后,李密的目光终于停在了一个地方-瓦岗。
    三
    李密来到瓦岗后,被王伯当引荐给了翟让。刚一加盟,李密就小小地露了一手,把瓦岗周边的多股小盗匪成功收编,给翟让送上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翟让喜出望外,顿生相见恨晚之感,开始让他参与山寨决策。
    李密遂力劝翟让夺取天下,可安于现状的翟让却没有那份雄心壮志。李密大失所望,随即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将翟让取而代之。为此,李密制订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制造舆论、收揽人心。
    他买通了翟让的军师贾雄,让他从阴阳术数的角度告诉翟让,他自己称王很不吉利,应该拥立李密,才能无往不利。翟让闻言,大不以为然,说:“按你这么说,蒲山公大可自立,又何必来追随我?”
    “将军有所不知。”贾雄神秘兮兮地说,“他之所以来追随您,是因为您姓翟,翟者,泽之义也。蒲草非泽不能生长,所以他也需要您。”翟让虽然对此将信将疑,但从此对李密越发敬重。
    与此同时,李密又悄悄安排一个叫李玄英的人来到瓦岗,大肆宣扬那则流行的政治歌谣《桃李章》,极力声称李密就是那个即将取代杨广当皇帝的人。
    从此,翟让和所有瓦岗人都开始对李密刮目相看,都觉得他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第一步取得成功后,李密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建立战功、树立威望。
    他再次向翟让提出了开拓根据地的建议,得到了翟让的采纳,随即出兵攻陷了荥阳郡辖下的大多数县城。大业十二年十月,李密又出奇兵,大败前来讨伐的隋朝名将张须陀,并将其斩于阵中。河南各郡县官兵风闻张须陀战死,顿时士气尽丧。
    这一战不仅让瓦岗声威大震,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李密的个人威望。
    为了表示对李密的感谢,翟让让李密建立了自己的番号和大营,称“蒲山公营”。
    此时,无论是政治威望、军事才能,还是人格魅力,李密都已跃居翟让之上,俨然已经成为瓦岗的精神领袖。
    然而李密绝不满足于此,他要的是瓦岗寨的头一把交椅。
    大业十三年春,李密迈出了第三步,正式向翟让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战略计划-袭据洛口,攻取东都,亡隋社稷,号令天下!
    此时翟让已经对李密言听计从,当即同意了他的计划。二月,李密率部攻克兴洛仓,随即开仓赈粮。四方穷苦百姓数十万人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来到了洛口(今河南巩义东),人人眼中噙满激动的泪水,都把李密视为再生父母。稍后,李密又击败前来进剿的隋将刘长恭、裴仁基,并且缴获了大量武器和装备。
    至此,李密的功勋和威望达到了顶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