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和睢阳保卫战,牵制了叛军大量兵力,对扭转战局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唐将郭子仪率兵攻取凤翔,平定河东,肃宗由灵武进至凤翔,会集陇右、安西和西域之兵,又借回纥兵,收复两京。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进攻长安,李嗣业率前军,郭子仪率中军,王恩礼率后军,与叛军李归仁交战。唐军初战不利,为叛军所败。李嗣业袒胸持刀,身先士卒,唐军手执长刀,排阵推进,所向披靡。唐将王难得被敌箭射中,肉皮下翻遮住了眼,他连箭带肉拔去,血流满面,战斗不止。叛军伏兵又被仆固怀恩和回纥兵击败,士气沮丧。叛军大败,被斩首6万,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唐军乘胜收复长安。广平王李俶与回纥王叶护、唐将郭子仪等率军兵进洛阳,安庆绪杀所获唐将哥舒翰、许远等逃回河北,唐军收复洛阳。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圣燕王,史思明由范阳率河北诸郡兵南下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唐将许叔冀出降。史思明进攻郑州。唐将李光弼在河阳(今河南孟县)拒战。史思明攻打河阳,命勇将刘龙仙出战,唐将白素德追杀龙仙,叛军惊恐。李光弼又命唐军烧毁叛军布置在黄河中的船只,造浮桥炮击叛军,叛将高庭晖、李日越、董秦都投降唐军。史思明亲自率兵攻河阳,叛将周挚攻北城。唐将李抱玉、荔非元礼、仆固怀恩等奋击破敌,杀死千余人,俘虏500人,周挚遁逃。李光弼把俘虏晓示南城史思明,史思明见大势已去而退走。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为帝。 史朝义率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为唐将田神功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协同李光弼讨伐史朝义。唐军在洛阳北郊大败叛兵,杀获甚众,史朝义败归河北,唐将仆固炀又在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取胜。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败走范阳,穷困自杀,延续8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 安史之乱是中唐社会矛盾的产物。由于唐朝社会长期承平,不识战斗,所以叛兵很快攻下洛阳和长安。然而叛军每破一城,都大肆劫掠妇女、财货,男子壮者荷担,老弱则被杀死,渐失民心。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日夜纵酒为乐,没有进兵四川,使玄宗在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立足,组织力量反击。唐将颜杲卿、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等力阻叛军,不但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而且稳住了战局,为唐军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颜杲卿、张巡抗击叛军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为人千古传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