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作者:盛巽昌,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马援(前14—49)东汉初期将领,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原隶陇西隗嚣,后归刘秀,屡建战功。在任陇西太守时,在当地缮甲兵,修城廓,劝耕牧,安定羌众。后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等。胡适认为《后汉书》就只有一篇《马援传》可读。今两广还留有其当年行军时遗迹和后来所建的伏波祠庙。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世称“伏波将军”。他很会打仗,也善于施政,在湖南和两广留下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和遗迹。毛泽东喜欢用马援“马革裹尸”的故事勉励干部教育干部。1950年6月,中共中央应越南胡志明主席邀请,派出罗贵波率领的顾问团赴越南工作。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全体成员,说道:“你们到了越南,要虚心,守纪律,见到人家的同志,不但不能摆架子,还要先向人家赔礼道歉。”又说:“这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对人家不起,侵略过人家。大概是汉朝吧!东汉时期,有个大将军叫马援的,带领兵将把人家征服了,有个成语‘马革裹尸’,就是从他那里来的。历史上马援征交趾,说的就是这回事。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嘛!”一年后,当罗贵波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勉励罗说:我送给你们两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毛泽东所说的“马革裹尸”,就是马援晚年出征时说的豪言壮语。六十年代初,我国应非洲某国请求,派一位中将赴该国工作,但他没有能去。毛泽东听到后,心情极其沉重地说:我建议我们的高级干部都读读《后汉书》里的《马援传》。他又叹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哟…… 1959年8月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批评彭德怀时,突然就马援征湘西故事发了一通议论:封建时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相隔太远,遇紧急措施,专之可也。马援打常德五蛮,水苗,年老了,一定要打,害了病,毫无办法,少数民族厉害得很。汉兵无纪律,内部矛盾,将领之间,硬无办法。只好妥协。用皇帝诏书宣抚,讲和,赦免。洛阳太远,假传圣旨。这种事可作,所谓矫诏。对以此历史家有各种评论。可不可以?没有可能请示时,可以矫诏,用上级命令名义。 对于马援,毛泽东曾作过中肯的评价。1967年2月,毛泽东与归国的外交使节谈话,在讲到马援平定“二徵起义”时说:马援虽然脱离不开其阶级局限性,但他确是一代名将,有政治头脑的。他一面修城治郭,设官镇守,强化政治,一面下令兴修水利,穿渠灌溉,为当地人民办了几件好事,稳定了那里的局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