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601—685.3.2),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 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 唐高祖武德初年,因有才能被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补息州(今河南息县)参军。不久,又转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尉。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刘仁轨不畏强权,杖毙自恃品秩高豪纵无礼的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获唐太宗赏识,不久,刘仁轨任新安(治新安,今属河南)令,后累迁给事中。 唐高宗显庆元年,刘仁轨因秉公办案,得罪了李义府(武则天心腹)。李义府怀恨在心,显庆四年,李义府找机会将刘仁轨调出京城,任青州(治益都,今属山东)刺史。 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征高丽,刘仁轨统领水军,监督海运,负责后勤保障。当年12月,气候不适宜出海,但在李义府的一再催促下,只得出海,结果遇遇大风,覆船,所部死伤严重。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刘仁轨。李义府趁机落井下石,对唐高宗说:“不斩仁轨,无以谢百姓。”此时舍人源直心出面为刘仁轨说情,并说:“海风暴起,非人力所及。”(《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唐高宗认为源直心言之有理,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随军自效。 龙朔元年(661年)三月,唐军留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并派左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赴任半途,王文度病死,诏以刘仁轨代之。 此次,是刚满六十岁的刘仁轨第一次带兵出征,鉴于没有作战经验,所以刘仁轨治军非常严明。刘仁轨率唐军转战而前,所向无敌。于熊津江(即今韩国锦江)口大败百济叛军首领浮屠道琛(浮屠者和尚也),“争梁堕溺者万人”。 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唐军遇大雪,攻平壤不克,唐军退军。唐高宗因孤城不可守,下诏令刘仁轨撤离,从海路归国。刘仁轨不顾个人安危,上书唐高宗,客观、细致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决定坚守百济,伺机出击。众将觉得刘仁轨说得有理,皆相从。高宗便让唐军继续留在百济城坚守。 唐军坚守百济城,先出奇兵,连克数城,“遂通新罗运粮之路”,重重打击了百济叛军。同时百济叛军内部因权利争斗发生火并,实力更加衰弱,不得已向高丽、倭国,乞师援助。高丽因惧怕唐军没敢发兵,倭国却认为这是进入朝鲜半岛(借用,呵呵)的好机会,于是倾全国之兵渡海作战。 龙朔三年(663年),倭国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济为名,令倭将毛野稚子等倾举国精锐27000余人先攻新罗,攻取数城,然后直扑百济旧地。 唐廷也没大意,急诏右威卫将军孙仁率近一万唐兵从海路乘军船驰援,与刘仁轨会师百济城,“兵士大振”。会师后,刘仁轨以“擒贼擒王”的战略,先攻百济叛军老巢周留城。由于周留告急,倭将庐原君臣率水军万余渡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 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刘仁轨水军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国水军四百余艘也绵延驶至。宽阔水面上,唐、倭两路水军对峙。当时唐朝水军为7000余人,战船170艘;倭国水军万余,战船1000多艘。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双方合战。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旧唐书·刘仁轨列传》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 海上大败,百济、倭奴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被杀得人仰马翻,倭军被杀数万,倭军残余乘船滚回了倭穴,倭国势力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百济诸城,皆复归顺”。 班师回国后,唐高宗“深叹赏之,因超加(刘)仁轨六阶,正授带方州刺史,并赐京城宅一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