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魏晋南北朝 >

慕容王国辽东崛起初展峥嵘(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辽沈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319年,讨伐慕容廆的联军兵临城下。
    久经沙场、饱读兵书的慕容廆早已胸有成竹:“他们被崔毖利诱,只是为了取得共同的利益而已。几处军队刚刚联合起来,其势头锐不可当,此时决不可与之对战,而应用固守来挫伤他们的士气。这样的联军只是乌合之众,各怀心志,时间一长必然互相猜忌,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出兵,必然大破敌军。”于是故伎重演,来个城门紧闭,任由讨伐联军折腾。
    等到讨伐联军骂够了、闹腾够了、消停了。慕容廆开始大耍“阴谋诡计”,他让手下人带着牛羊美酒专去慰劳宇文军。这么一来,另两部首领就认为宇文部可能和慕容部有什么秘密协定,担心被算计,于是纷纷核计撤军。
    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被慕容廆玩了一把,回想起往日的仇怨愈发郁闷,于是带领手下兵马,连营三十里,摆出与慕容廆拼命的架势。慕容廆密令在徒河镇守的儿子慕容翰回师御敌。
    慕容翰拒绝了老爹的命令:“敌众我寡,不能硬拼取胜。现在城中的军队足以抵御敌人,我请求作为奇兵在外面,等到有可乘之机我们内外夹攻。如若合兵一处,则敌可以毫无顾忌的专心攻城,那样我们就无计可施了。”慕容廆一听儿子说得不错,接受了慕容翰的建议。
    果然,悉独官听说后,认为慕容翰是个祸害,就要来先收拾了他。可是慕容翰早有准备,派人冒充段氏鲜卑的使臣在半路上迎接悉独官派出的骑兵,说:“慕容翰向来是我们的大患,我们早就想除掉他了。你们最好快点进兵,我们好合力把他灭了!”宇文军大喜过望,毫不犹豫地全速前进,乖乖地钻进了慕容翰的包围圈,几千骑兵就这样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慕容廆派世子慕容皝以精锐部队突然出城进攻,悉独官慌忙前来迎敌,结果营寨空虚,被背后偷袭的慕容翰踩了个稀扁。就这样,宇文悉独官被慕容父子玩得惨败而归。宇文鲜卑经过这一败,元气大伤。
    崔毖听到宇文兵败的消息,人都吓傻了,竟派自己的侄子崔熹去向慕容廆道贺。适时,其他家的求和使者也到了,异口同声道:“来打你们都是崔毖的主意。”崔熹害怕被杀,也承认叔叔崔毖是始作俑者。慕容廆立派大军队征伐崔毖。崔毖得知消息,连老婆孩子都不顾,一个人带了几十名骑兵跑了,余众都投降了慕容廆。
        功成身死抱憾去
    自此,慕容廆尽得辽东,包括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葫芦岛市、阜新市及朝阳市等地,威震一方。
    这时候,统治中原的是后赵的石勒,他也不得不承认慕容廆的强大,遣使通和。慕容廆毅然拒绝,还把后赵使节捆送建鄴。这件事使他在东晋中央政府加分不少。
    325年,东晋成帝即位,加封慕容廆为侍中。330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慕容廆固辞不受。
    再说后赵石勒在慕容廆那里碰到个大钉子,心里很不爽。但又腾不出手来对付慕容廆,于是就走崔毖的老路,挑动宇文部攻打慕容廆。不知道宇文部为什么老是喜欢给人家当走狗,这次攻打慕容廆的宇文乞得龟更不经打,慕容廆只派出世子慕容皝迎战,就把宇文部打得唏哩哗啦,还乘胜攻占了宇文部的国都,掳掠了几万户人口,战利品不胜其数。
    333年,功成名就的慕容廆得了重病,躺在病榻之上,让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而他苦苦等待的慕容翰、慕容仁两个爱子还没有赶回来。“儿啊……”慕容廆颤声呼喊身边的慕容皝。“父王有话请说。”慕容皝俯下身子。“切记,当年齐桓公之痛,切记啊。”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斗的死去活来,箭射到尸体上都没人理会,直到蛆虫爬满窗户,才记得父亲没安葬。而慕容廆的九个儿子,除了年纪小的慕容彪和慕容评之外,其余的几个都战功赫赫,要不才智过人,要不骁勇善战,绝非等闲。
    半个月前,慕容廆已感觉到自己来日不多,就命慕容皝派人送信,召回镇守边关的慕容翰和慕容仁,然后要立下遗训,要众兄弟团结一致,切不可相互嫉妒,以免发生内乱。可他哪里知道,他写的信已被慕容皝扣下,根本没有送出去。
    慕容廆最终也没等到慕容翰和慕容仁回来,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东晋政府派使臣追赠慕容廆为大将军,谥曰襄。小气的东晋政府竟没舍得追封之前承诺的“燕王”称号。
    虽然慕容廆没来得及当燕王,但他的子孙后来所建立的国家却都以“燕”为国号。到他的孙子慕容儁称帝,终于追赠慕容廆为大燕国武宣皇帝。
    慕容廆担心的事情终于在他死后发生了,慕容皝称帝后,慕容家族内部暗流涌动磨刀霍霍,一场同根相煎的王位之祸即将来临……
    作者:胡琛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